东海有勇妇
李白〔唐代〕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译文
译文
杞梁死后,他的妻子在梁山脚下哭泣,梁山为她的一片至诚所感动,梁山为之倒倾。只要是一往情深,至诚一片,金石都会为之打开。东海有勇妇,怎么会惭愧不如苏子卿呢?她向越女学剑,腾奔若流星。她不惜自己的生命,为夫报仇,即使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连苍天都被她的真情所感动了。她身手不凡,十步两躞跃,三呼一交兵。她粲然明大义。北海的李邕,把她的事迹奏到朝廷。天子免去了她杀人的罪过,把她作为烈妇的典型给予表彰,并以她来警明风俗,使她的美名远播。她名在烈女籍里,彪炳史册,已很光荣了。淳于意之所以能免诏狱,是因为他的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梁山的倾颓,是因被杞梁妻的恸哭所感动。
这真是深情所在,金石为开啊。
东海有一位勇妇,其英勇之事迹,一点也不比关东为父报仇的贤女苏来卿差。
她曾向越处子一样的击剑名家学剑,超腾跳跃,快若流星。
她为夫报仇,慷慨捐躯。
万死不顾,其精诚可感上苍。
她手执雪刃,十步两跃,三呼一击地与仇人交战。
结果将仇人之头,高悬于城门之上;将仇人之肠肺,用脚践踏为泥。
以此来报答其夫妻伉俪之情,此举大义粲然,为人称颂。
北海的李使君,将此事上奏朝廷。
朝廷下旨免罪,以警风俗。其事迹在东海之畔
简析
《东海有勇妇》是一首五言古诗。唐代的复仇现象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风习,本诗记载了发生于当时的一起妻子为夫复仇的事件。诗中极力赞扬了女性嫉恶如仇的任侠情怀,同时,对那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所谓的“任侠”行为,又予以强烈的谴责。整首诗表现出诗人个人的人生理想,体现出其力求恢复风雅乐流传统的创作理想。
赏析二
全诗分为四段。“梁山”四句为第一段,是比兴性文字,作为发端。言夫妇之深情可以感动无情的土石。前二句言事,后二句言情。“东海”以下“大义明”以上十四句为第二段,写东海勇妇“捐躯报夫仇”。其义,可比报父仇的苏来卿。其勇,可比战胜妖精白猿公的剑客越处子。“超腾”、“躩跃”、呼喊,斩仇首,抛国门,剖仇腹,踏内脏,皆言其勇。“大义明”与“报夫仇”相呼应。“北海”以下“已光荣”以上六句为第三段,写东海勇妇的义举感动朝野,非但免除了其死罪,而且美誉流传,名列史册。末十四句为第四段,用类比和对比的手法,写东海勇妇义举的突出。她的举动可比脱父于肉刑的淳于缇萦和救父免死刑的津吏女;胜过心有余而力不足,空击仇衣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是天宝五载(746)夏,李白游山东济南时所作。诗中以热情的语言和夸张的笔法,描述了一位勇敢侠义的妇女为丈夫报仇的事迹。据诗云:“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可知实有其事。这首诗即事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及风俗习尚。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李白著;刘开扬等选注.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9:81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7篇诗文 ► 5979条名句
新晴野望
王维〔唐代〕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放言五首·其四
白居易〔唐代〕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