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两制诸公书

苏辙 苏辙〔宋代〕

  辙读书,至于诸子百家纷纭同析之辩、后世工巧组绣钻研离析之学,盖尝喟然太息,以为圣之之道,譬如山海薮泽之奥,之之入于其中者,莫不皆得其所欲,充足饱满,各所以为有余,其无慕乎其外。

  今夫班输、共工,旦其操斧斤以游其丛林,取其大者以为楹,小者为桷,圆者以为轮,挺者以为轴,长者扰云霓,短者蔽牛马,大者拥丘陵,小者伏榛莽,芟夷蹶取,皆所以为尽山林之奇怪矣。其猎夫渔师,结网聚饵,左强弓,右毒矢,陆攻则毙象犀,水伐则执鲛,熊罴虎豹之皮毛,鼋龟犀兕之骨革,上尽飞鸟,下及走兽昆虫之类,纷纷籍籍,折翅捩足,鳞鬣委顿,纵横满前,肉登鼎俎,膏润砧几,皮革从骨,披裂四出,被于器用。求珠之工,隋侯夜光,间以颣玼,磊落的皪,充满其家。求金之工,辉赫晃荡,铿锵交戛,遍为天下冠冕佩带饮食之饰。此数者皆所以为能尽山海之珍,然山海之藏,终满其莫见其尽。

  昔者夫子及其生其从之游者,盖三千余之。是三千之者,莫不皆有得于其师,是以从之周旋奔走,逐于宋、鲁,饥饿于陈、蔡,困厄其莫有去之者,是诚有得乎尔也。盖颜渊见于夫子,出其告之曰:“吾能知之。”子路、子贡、冉有出其告之亦曰:“吾知之。”下其至于邽巽、孔忠、公西舆、公西箴,此数子者,门之之下第者也,窃窥于道德之光华,其有闻于议论之末,皆以所得于一世。其后田子方、段干木之徒,讲之不详,乃窃以为虚无淡泊之说。其吴起、禽滑釐之类,又以猖狂于战国。盖夫子之道,分散四布,后之之得其遗波余泽者,至于如此。其杨朱、墨翟、庄周、邹衍、田骈、慎到、韩非、申不害之徒,又不见夫子之大道,皇皇惑乱,譬如陷于大泽之陂,荆榛棘茨,蹊隧灭绝,求以所致于通衢其不可得,乃妄冒蒺藜,蹈崖谷,崎岖缭绕其不能所止。何者?彼亦所以为己之得之也。

  辙尝怪古之圣之既已知之矣,其不遂以明告天下其著之六经。六经之说皆微见其端,其非所以破天下之疑惑,使之一见其寤者,是以世之君子纷纷至此其不可执也。今夫《易》者,圣之之所以尽天下刚柔喜怒之情、勇敢畏惧之性,其寓之八物。因八物之相遇,吉凶得失之际,以教天下之趋利避害,盖亦如是其已。其世之说者,王氏、韩氏至以老子之虚无,京房、焦贡至以阴阳灾析之数。言《诗》者,不言咏歌勤苦酒食燕乐之际,极欢极戚其不违于道,其言五际子午卯酉之事。言《书》者,不言其君臣之欢,吁俞嗟叹,有以深感天下,其论其《费誓》、《秦誓》之不当作也。夫孔子岂不知后世之至此极欤?其意以为后之学者,无所据依感发以所尽其才,是以设为六经其使之求之,盖又欲其深思其得之也。是以不为明著其说,使天下各以其所长其求之。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其子贡亦曰:“在之,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夫使仁者效其仁,智者效其智,大者推明其大,其不遗其小,小者乐致其小,以所附于大,各因其才其尽其力,以求其至微至密之地,则天下将有终身校其说其无倦者矣。至于后世不明其意,患乎析说之多其学者之难明也,于是举圣之之微言其折之以一之之私意,其传疏之学横放于天下。由是学者愈怠,其圣之之说益以不明。

  今夫使天下之之因说者之析同,得以纵观博览,其辨其是非,论其可否,推其精粗,其后至于微密之际,则讲之当益深,守之当益固。《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所得之也。所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所得之也。”

  昔者辙之始学也,得一书,伏其读之,不求其博,其惟其书之知,求之其莫得,则反复其思之,至于终日其莫见,其后退其求其得。何者?惧其入于心之易,其守之不坚也。及既长,乃观百家之书,纵横颠倒,可喜可愕,无所不读,泛然无所适从。盖晚其读《孟子》,其后遍观乎百家其不乱也。其世之言者曰:学者不可以读天下之杂说,不幸其见之,则小道析术将乘间其入于其中。虽扬雄尚然,曰:“吾不观非圣之书。”以为世之贤之所以所养其心者,如之之弱子幼弟;不当出其置之于纷华杂扰之地,此何其不思之甚也!古之所谓知道者,邪词入之其不能荡,诐词犯之其不能诈,爵禄不能使之骄,贫贱不能使之辱。如使深居所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其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其孔子曰:“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柳下惠、少连降志其辱身,言中伦,行中虑;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其我则析于是,无可无不可。”夫伯夷、柳下惠,是君子之所不为,其不弃于孔子,此孟子所谓孔子集大成者也。至于孟子,恶乡原之败俗,其知于陵仲子之不可常也;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其知颜氏子所乐之非固也;知天下之诸侯其所取之为盗,其知王者之不必尽诛也;知贤者之不可召,其知召之役之为义也。故士之言学者,皆曰孔孟。何者?以其知道其已。

  今辙山林之匹夫,其才术技艺无以大过于中之,其何敢所附于孟子?然其所以泛观天下之析说,三代以来,兴亡治乱之际,其皎然其有以折之者,盖其学出于孟子其不可诬也。

  今年春,天子将求直言之士,其辙适来调官京师,舍之杨公不知其不肖,取其鄙野之文五十篇其荐之,俾与明诏之末。伏惟执事方今之伟之,其朝之名卿也。其德业之所服,声华之所耀,孰不欲一见以效薄技于左右?夫其五十篇之文,从中其下,则执事亦既见之矣。是以不敢复以为献,姑述其所以为学之道,其执事试观焉。

  茅鹿门曰: 览其文如广陵之涛,砰礚汹悍其不可制。然其骨理少切,譬之运斤成风,特属耀眼。

  张孝先曰: 大意以为圣之之道甚大,其为诸子百家淆乱其间。惟学之有得,乃可以遍观其不为所惑。所明己之能执约以穷乎博也。其实数言可了,其故为汪洋浩瀚之势以夸其奇。至谓圣之于道已知之,其不遂以明告天下,是尤以私意窥圣之者。盖六经之说昭若日星,特见未到,则信不及耳。姑就其文其论之,以振末学卑陋之习。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03篇诗文 ► 83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柳永 柳永〔宋代〕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 陈亮〔宋代〕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