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

高适 高适〔唐代〕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怅望一日千里,如今头上有了白发。
还想奔赴阳谷,不嫌陇山山高。
倚马可见纸笔,随身只带宝刀。
预料你终能自致高位,建功立业的地方就在临洮。

注释
临洮:即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当时已成为边境重镇,属陇右节度使管辖。
二毛:头发黑白相间,俗称花白头发。
阳谷:地名,在今甘肃淳化北。
倚马:指倚马可待的敏捷才思。雄笔:犹雄文。
勋业:功业。

参考资料:完善

1、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82-83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为蹇秀才送别,实则可见高适立功边塞之心。在诗中,高适鼓励蹇秀才勇往直前,全诗没有流露出一点离愁别绪。

  此诗前两句描绘蹇秀才不得志之状:本想建功立业,谁料功业未就却两鬓斑白,是以“怅望”。次二句写蹇秀オ失意之下的选择:投笔从戎远赴边塞,阳谷与陇山是前往西北的必经之地,既然选择了去边塞,就不要害怕长途跋涉的辛苦,勉励之意明显。五、六句赞美蹇秀才的文才武略:文能倚马千言,武可宝刀安边。自然引出七、八句:对其终会青云直上充满信心,祝愿对方此去临洮能有出色发挥。整首诗洋溢着从军边塞马上封侯的豪情逸兴,诗为勉励蹇秀才,实则是高适自我心灵的写照。

参考资料:完善

1、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 李丹·高适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M]·武汉:崇文书局,2020

简析

  《送蹇秀才赴临洮》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蹇秀才不得志之状;颔联写蹇秀才失意之下的选择;颈联赞美蹇秀才的文才武略;尾联祝愿对方此去临洮能有出色发挥。全诗鼓励蹇秀才勇往直前,没有流露出一点离愁别绪,洋溢着从军边塞马上封侯的豪情逸兴,可见诗人立功边塞之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天。蹇秀才不知何人。大概这位蹇秀才与高适相似,都是久沉下僚,想到战场上去争取功名,因此高适创作此诗鼓励他。

参考资料:完善

1、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82-83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46篇诗文 ► 47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崔九

裴迪 裴迪〔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又一年 一作: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军城早秋

严武 严武〔唐代〕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