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二
李白〔唐代〕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秦水告别陇山之巅,发出幽咽的悲声。
胡马留连朔方的白雪,徘徊嘶鸣不已。
对此我恻然心动,隐约地起了归隐之心。
来的时候还看见秋蛾在飞,如今却见春蚕已生。
桑树的枝叶随风轻摆,萋萋的垂柳在春日焕发着光彩。
时节急促,像流水一般飞快逝去,我的旅思也像摇摇悬旌一样坐稳不住。
我欲挥泪还山,心中的哀伤什么时候才能平息?
注释
陇首:陇山之巅。
幽咽:细微的流水声。
朔雪:北方的雪。
躞蹀(xiè dié):往来徘徊。
缅然:遥远的样子。
袅袅:形容细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此诗为其中第二十二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3、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简析
此诗先以秦水之声象征离别之悲,奠定全诗感伤基调,后借胡马回望北方雪地、长嘶不止,暗喻诗人对故土的深切眷恋,而后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因物候变迁触动内心,引发归乡之念;中间部分描绘了时间流逝中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含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说时光匆匆,羁旅之心越发痛切,虽欲强忍泪水离去,但心中悲伤无休无止。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由时序变化而引起诗人强烈的羁旅之愁。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7篇诗文 ► 5979条名句
春宿左省
杜甫〔唐代〕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