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访山人
戴叔伦〔唐代〕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行拜访山中友人,用分流而下的山泉水悠闲地煮茶。
我们携手在树林下小坐休憩,一起感慨叹息鬓角花白的头发。
回程途中遇到淅淅沥沥的残雨,沿着小溪看见凋落的花瓣。
在门口等候我的仆僮看见我高兴的样子,也询问我到哪里游玩了。
注释
分泉:指溢满成潭的泉水,分流而下,或泉水中道受阻,分股而泻。
残雨:指将止的雨。
简析
《春日访山人》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远访”点明主题,展现了诗人在山中的隐逸、闲适生活;颔联写诗人与友人的交谈与相处;颈联写归途所见,氛围宁静而纯美;尾联以童子之问作结,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整首诗以访友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林画卷,具有闲逸出尘之致,淡而有味。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86篇诗文 ► 52条名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唐代〕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纨绔 一作:纨袴)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一作:读破万卷书)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