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杜陵叟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杜陵老翁居住在杜陵,年年耕种着一顷多贫瘠的田地。
三月里没有雨水,旱风呼啸,麦苗还没抽穗就大多枯黄死。
九月降下寒霜,秋天来得格外早,禾穗尚未成熟就已干枯发青。
地方长官明明知道灾情,却不上报说明,反而急着横征暴敛,只为求得政绩考核的好评。
只好典当桑树,卖掉土地来缴纳官府的租税,明年的衣食该怎么办呢?
剥去我身上的衣物,夺走我口中的粮食。
虐待百姓、危害万物的人就是豺狼,何必要长着钩爪锯牙才算是吃人血肉?
不知是谁向皇帝上奏,皇帝心生怜悯,知晓了百姓的困苦。
白麻纸上写下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杜陵是地名,即汉宣帝的陵墓所在地,位于如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少陵原上。白居易这首新乐府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居住在长安市郊的本地农民,他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守着一顷多的贫瘠田地,过着衣食不足的日子。中国文人的诗歌中,不乏风花雪月的描写,也常有闲情雅致的抒发,但有意识地将农民作为作品主角,并且真正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为他们诉说冤屈、打抱不平的作品,却并不多见。在这一点上,白居易可以说是表现非常突出的一位。他能在诗歌中大声为百姓呼吁、请求保全性命,并非想在题材上追求新奇,而是源于他对朝廷政治前景和国计民生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作者多次将目光投向生活在社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白居易是在元和三年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的,此时上书力陈旱情严重,民生疾苦,请求朝廷能够及时认真“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白居易的一番忠诚打动了宪宗皇帝,他不但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了一道“罪己诏”。可是令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不管皇帝的免税是否出于真心,但是官吏却是绝不肯照章办事的。白居易对此在悲愤之余,忍不住提笔写下了《轻肥》和《杜陵叟》两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2-154
2、 霍松林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63-864

简析

  《杜陵叟》是一首乐府诗,这首诗的内容是同情农民生活的困苦。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则是人为的灾祸;后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与腐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是此诗的深刻之处。全诗情绪愤慨,批评辛辣,体现了诗人视民如子的情怀,亦揭露出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0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咸阳值雨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还 一作: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写情

李益 李益〔唐代〕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高适〔唐代〕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