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仙歌·咏黄葵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
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被几日、西风吹瘦。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依斜阳,胜偎红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施一点脂粉,看那素净的模样,像是道家的装扮。问身边的人:这样合时宜吗?只因它孤高的性情、淡雅的韵味,料定不适合春天,便坚守着自己的品格,偏偏在深秋时节绽放。
无由的小雨,打坏了它绛红色的花心,那层层叠叠像宫锦般的花瓣,也总皱着眉头。何必去诉说什么凄凉清冷,它本就偏爱这秋日风光,不过是被连日的西风吹得渐渐消瘦罢了。即便花瓣零落、花粉散尽,也不必嫌弃;姑且对着、靠着这斜阳,也胜过依偎在美人的红袖边啊。

注释
黄葵:即秋葵、黄蜀葵。
铅华:搽脸之粉。
道家妆:即身着黄色之道袍。
判不宜春:谓情愿不合春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黄葵本不是名贵之花,而诗人歌咏之,便已见其超凡脱俗之意。且词中又极写其“孤情淡韵”,“开向晚秋”,“爱秋光”,“且对依斜阳”之孤高品格,足见诗人风流自赏,不肯媚俗的情怀了。

简析

  《洞仙歌·咏黄葵》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先写花的朴素自然之美,紧接着词人设问于旁人,询问这朵花是否合时宜;下片先以“轻薄雨”为喻,写出了外界环境对花朵的侵扰与伤害,然而并未沉溺于凄清之境,转而强调花朵对秋光的热爱,最后以豁达之态,表达对花朵零落命运的坦然接受。整首词以花喻人,表达了词人超凡脱俗、不肯媚俗的情怀。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63篇诗文 ► 12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高鹗 高鹗〔清代〕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