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吟
范仲淹〔宋代〕
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從知壮士羞。
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
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简析
首联写燕赵一带的太平景象,可能是范仲淹在弱冠之年漫游关中时的感受,多年以后,诗人登第入仕,而立之年诗人从军(“从知”一说“从军”如:杜荀鹤《送李先辈从知(一作军)塞上》)心忧天下,不觉满怀羞愤。 颔联感情复杂,既表现了诗人立志成为一代儒将的非凡抱负,又抒发了诗人对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义的称颂。诗人认为收复河朔需推行仁政。 颈联使用“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及赵国名将李牧的典故。诗人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留侯张良和抗击匈奴,屯田军垦,保边安民的名将李牧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委婉地告诫统治者靖边需要良将,御敌需要良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尾联诗人言如果边关民众衣食丰足,戍卒得遇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357篇诗文 ► 197条名句
稚子弄冰
杨万里〔宋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