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松
李师中〔宋代〕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绝句,借咏松以表明作者自己的心迹。
诗中的松树被描绘为半依靠在岩石和山峰之间,高高矗立在云端之上,给人一种挺拔、高贵的形象。松树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够坚持不懈地生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三、四句陡然一转,作者为孤松作个自我检讨。他说:有一事,却把孤松的名节连累了,那就是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率百官东行封禅泰山。下山时,风雨暴至,始皇休于树下,赖其庇护,因而,封松为“五大夫”。泰山至今仍有“五大夫松”,“封官受爵”,这不免给松树带来点负面影响。
李师中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宋代词人。《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词存《菩萨蛮》一首。► 53篇诗文 ► 4条名句
观潮
周密〔宋代〕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宋代〕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