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松
李师中〔宋代〕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绝句,借咏松以表明作者自己的心迹。
诗中的松树被描绘为半依靠在岩石和山峰之间,高高矗立在云端之上,给人一种挺拔、高贵的形象。松树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够坚持不懈地生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三、四句陡然一转,作者为孤松作个自我检讨。他说:有一事,却把孤松的名节连累了,那就是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率百官东行封禅泰山。下山时,风雨暴至,始皇休于树下,赖其庇护,因而,封松为“五大夫”。泰山至今仍有“五大夫松”,“封官受爵”,这不免给松树带来点负面影响。
李师中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宋代词人。《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词存《菩萨蛮》一首。► 53篇诗文 ► 4条名句
少年游·草
高观国〔宋代〕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满江红·敲碎离愁
辛弃疾〔宋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