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如归去

张元道 张元道〔宋代〕

岷峨路远万重云,锦水繁华一聚尘。
帝子但知归去好,故家城阙已他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岷山和峨眉山路远万里,山高云雾环绕,直冲云霄,滔滔江河,城巷繁荣的地方,也不过尘埃一聚,风吹则散。
我知道归乡良益,却近乡情更怯,昔日故乡的城楼宫阙,如今皆归他人,无处可去。

注释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的合称,皆位于四川省境内。
万重云:云雾缭绕,山高路远。
锦水:这里可以代指江河,暗示这一带曾经繁荣昌盛过一段时光。
一聚尘:汇聚的尘埃,风吹则散,形容昙花一现,美好却不长久的事物。
帝子:可以代指皇帝,也可以指身居高位的人,亦或作者自诩。
城阙:这里代指皇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表达出深沉的怀旧和对回归故乡的渴望,“岷峨路远万重云”,以岷山和峨眉山的山高路远暗示故国难归,道阻且长;“锦水繁华一聚尘”暗示故乡曾经繁荣的景象,一切都只是在作者的回忆之中,今昔对比,更徒增一分伤感,即便路途遥远,今非昔比,作者依旧心怀赤城,一心归乡,表达出作者强烈归乡的渴望。 “帝子但知归去好”,帝子做代称所用,他们也知道故乡好,归乡更甚;“故家城阙已他人”,天下大变,江山易主,国非国,家非家,皆做他人锦上花。表达出作者终于回到日想夜想的梦中故土,却迎面无奈更改的景象,传达出一份对于时光流逝和盛景不再的哀思之情。 这首诗的主题是以思乡为主旋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思乡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张元道

张元道

张元道,字道元,号烟霞子,一号益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诗苑众芳》)。今录诗五首。►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咏梅

苏轼 苏轼〔宋代〕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亭记

苏轼 苏轼〔宋代〕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错刀行

陆游 陆游〔宋代〕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