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偈
布袋和尚〔唐代〕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农夫插秧时,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满整片田地,低下头就能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
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影响,才能悟道。正是因为农夫插秧时退后,所以插秧工作才会有进展。
注释
偈:佛教术语,梵语(Gāthā)的音译,意译为颂,简作“偈”,读为jì。“颂”,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创作背景
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插秧的农人在一起,为了度化他们而作。
简析
《插秧偈》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说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人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如来藏的光明中生起和消失,需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觉照自己的身心;三句说要做到让六根如明镜一般照了万象,无有分别妄想和破立、无有任何贪嗔烦恼;末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这首诗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见闻觉知,而实际已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含摄无余。
古从军行
李颀〔唐代〕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轻肥
白居易〔唐代〕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或 一作:悉)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