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
柳永〔宋代〕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月啊明月,怎奈刚刚圆了又缺。就好像年轻夫妻,短暂的欢乐相会后,又像以前一样离别。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小楼独自凭栏。一洒千里的清亮月光还是像从前一样,奈何长夜漫漫,无人相伴。
注释
争奈:怎奈;无奈。
乍:初,刚刚。
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简析
词的上片以叠词开篇,写出明月的皎洁与永恒,再借月之圆缺比喻人生离合无常,更将月之圆缺与年少时短暂欢聚又分别的爱情故事相提并论,进一步加深了哀愁氛围;下片将人带回到去年同样的场景,小楼凭栏,时空交错,物是人非,最后以明月依旧、长夜难眠、心情抑郁作结,既表现出自然的恒常,又突出世间人难得长好。整首词哀而不伤,通过明月与人事的交织,展现出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及当前的孤独心境。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38篇诗文 ► 1579条名句
子夜歌·三更月
贺铸〔宋代〕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宋代〕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