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作者:贺铸

  重过阊门②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②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③。旧栖④新垅⑤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释
  ①阊(chāng)门:本为苏州西门,这里代指苏州。
  ②梧桐半死:比喻丧偶。 
  ③原上草,露初晞:比喻死亡。晞:干掉。
  ④旧栖:旧居。
  ⑤新垅:新坟。

译文
  再经过苏州城西门时,任何事都让人感觉到若有所失。
  你和我一同来到这里,为什么就不和我一同回去呢?
  你走了,如同秋霜过后半死的梧桐树那般凄惨零落。
  我也只能像,失去伴侣的白头鸳鸯那样独自孤飞。
  草原里青草上的露珠已经开始干枯。
  我游走徘徊在我们昔日的住所,和你今日的新坟间难舍难弃。
  这样的深夜,我独自躺在空床上,听雨点敲打南面窗阁。
  又有谁还会再来挑亮如昏暗的烛灯,谁会来为我缝补破旧的衣裳。

赏析
  上片起二句用赋,直抒胸臆。“阊门”是苏州城西门。词人回到苏州,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遂脱口而出道:“重过阊门万事非”。接以“同来何事不同归”一问,问得十分无理,实则文学往往是讲“情”而不讲“理”的,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
  以下两句,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比拟自己的丧偶。“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头白”二字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白毛(李商隐《石城》诗:“鸳鸯两白头。”),而词人此时已届五十,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这两句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本人的孤独的凄凉。
  换头“原上草,露初晞”一句,承上启下,亦比亦兴。本自汉乐府丧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紧接上片,与“梧桐半死”共同构成“博喻”;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有它寻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现就不显得突兀。
  “旧栖”句至结尾复用赋体。因言“新垅”,顺势化用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诗意,牵出“旧栖”。下文即很自然地转入到自己“旧栖”中的长夜不眠之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既是抒情最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两句。这两句,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慧,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950篇诗文 ► 32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陆游 陆游〔宋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关山月

李白 李白〔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