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机
(约公元二三九年至二九四年间在世)字不详,西晋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一带)人。出身寒门,有才气,能诗。曾与傅咸以诗赠答,在世约当与咸同时。家世素,不能自拔,故情见乎辞。《答傅咸》一诗,今尚存《文选》中。► 1篇诗文
孙嗣
孙嗣(约公元三六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太原中都人。孙绰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晋哀帝初年前后在世。为人有父风,文章亦相亚。位至中军参军早亡。嗣著有文集三卷,《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1篇诗文
周昭
三国吴颍川人,字恭远。曾与韦昭、薛莹、华覈共撰《吴书》。后为中书郎。孙休时坐事下狱死。► 1篇诗文
袁山松
(?—401)东晋陈郡阳夏人。袁乔孙。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歌词疏质,为文其辞句,因醉纵歌,听者流涕。与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时称三绝。历显位,为吴郡太守。孙恩起事攻沪渎,山松固守,城陷被害。► 1篇诗文
王玄
王玄,字眉子,王衍之子,王澄的侄儿,后代理陈留太守,大行威罚,被害。► 1篇诗文
马咸
马咸,西晋马隆之子。奉高县侯马隆的嗣子。为人骁勇,效命于成都王司马颖,后在八王之乱中被长沙王司马乂部将司马王瑚击败,马咸战死。► 1篇诗文
竺僧度
僧人竺僧度,本姓王名睎,字玄宗,东芜人氏。虽然出身低微,但天姿秀发,到16岁时神情爽拔,卓然不群,而且性情温和,为乡邻们所称赞钦慕。► 1篇诗文
华覈
华覈(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建康实录》作永光),吴郡武进(今江苏丹徒)人。三国时东吴官员。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后来被迁任东观令,领左国史,华覈上书辞让,孙皓回书不许。华覈曾上书过百,内容包括陈说利害,荐举良能,解释罪过等。天册元年(275年),华覈因为小事而被免职,三年后逝世。
何桢
西晋庐江灊人,字元干。素有志略。仕魏为秘书右丞、廷尉。入晋,为监军,武帝泰始八年讨匈奴刘猛,累破之并以计杀之。官至光禄大夫。封雩娄侯。以文学见称。
成公绥
(231—273)西晋初东郡白马人,字子安。少有俊才,博涉经传。性寡欲,不营资产。雅善音律,词赋甚丽。张华叹为绝伦,荐之太常,征博士,累迁中书郎。每与华受诏并为诗赋,又与贾充等参定《晋律》。所作《天地赋》、《啸赋》,皆为传世名篇。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成公子安集》。►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