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钞票
说者谓:“中国自兵燹后帑藏空虚,加以水、旱灾荒无岁不有,欲创设官银行,款将何出?纵竭力筹集,而中国人情向多疑阻,迩来集股亏折,闻者咸有戒心。始疑其不成,继疑其不稳,终疑其不能长久。惑之者半,沮之者半,而事终不成矣。且华人之富者,喜置房产,而不喜经营,存储之银决不肯轻易出借,亦不肯轻易借人之银。其贫者虽欲借银,而无货物、产业作抵。银行虽设,必不如西国获利之丰。”
是说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今不设银行则已,苟设银行,其利益甚大,而筹款亦无难也。何则?数百万之成本,在民间集之不易,在国家筹之即亦无难。应请先设官银行于京师,简派户部堂官督理,即将四成洋税拨作银行成本,约得库平银九百万两(查各海关岁收洋税银二千二百余万两)。其外省分行(即将该省洋关税饷、地丁钱粮归其代收候解,其中入息不少),仍由藩司督理,以专责成。此官银行之法也。设票十万,每股百金,不分官民,悉听入股,各督、抚札饬府、县,劝谕富商,集办尤易(准其行钞票,官银行亦许通融,并不勒索)。此商银行之法也。至于一切条规,悉仿西法。
查西国银行创自英人约翰拉乌,后人相率踵行,获利日溥,所出汇单虽数万里之遥,克期无误。如有折阅,一切存款、钞票,例必如数赔偿。所出钞票动至数百万,每岁行中存本之多寡,必与钞票出入之数相抵,由官查核,不至钞溢于银,方能取信于人,持诸久远。中国如设银行、行钞票,亦当先定妥善章程,用顶厚洁白纸为质,以铜板镌刻精细龙文,上列满、汉文字以及“皇清宝钞”字样。钞既造成,盖用部印,并盖银行钤记,以示信于民。民间以钞易银,可随时随地向银行支取,绝不留难,俾知存钞无异于存银,且携银反不如携钞。盖钞票有一两银一张,有十两银一张,有五十两银一张,有百两银一张者,进出一律,有轻赍之便,无耗折之虞。如妥议钞章,尽杜流弊,奏请朝廷颁示天下,官民通行,合十八省计之,不难销流数千万两,得此巨款,腾挪生息,利莫大焉!惟开办之始,尤宜晓谕商民人等,凡厘捐、关税、捐款、地丁一切报效、输纳之款,及职官廉俸、兵丁口粮一切支放之款,进出一律俱以银钞各半为程,开诚布公,昭示大信,则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每岁由官查核,钞票行市者若干,本银存行者若干,必使钞本相均,否则再行纠本,查清之后刊登日报,俾众周知。
惟银行用人实为第一难事,亦宜仿照西例。官总其成,防其弊,而不分其权。一切应办事宜,由股商中慎选一精明干练、操守廉洁之人,综计出入;另举在股董事十人,襄赞其成。重其事权,丰其廪饩,激以奖劝,警以刑诛,庶利多而弊少耳。所虑者,银行既设,各处皆设分行,其中帐房需人,司事需人,书契需人,招徕商客又需人,大行数百人,小行数十人,用人既多,钻谋必众。附股有荐举,亲友有恳求,达官显宦有嘱托,远近踵至,良莠不齐,偶有疏虞,即生弊窦。薪水或支用过度,钞票或作伪混行。甚至荐托愈多,无从位置,推而却之,恐碍情面,乃提送干脩,少则数金,多至数十金,年复一年,漏卮无底。是皆有损于银行而贻无穷之弊者也。宜仿西法,凡银行所用之人,皆由公举,不得私荐,责成官绅及诸股董,各就所知,保荐才能廉洁之士。荐而作弊,举主坐之,倘有亏蚀,荐主罚赔。以众人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是非为是非,则弊绝风清,当亦庶乎其可也。
然而,押款不实,其弊犹可虞也。盖设立银行大半恃放息为利,中国钱庄放息以六七厘为率,多则一分,尚多亏负。今银行取息不能更重于钱庄,格外轻微又恐亏耗,况放息如徇情面,则所出之款项溢于所押之货值,银行已阴受其亏,偶有数户卷逃,被累辄至巨万矣。乌乎可?欲救其弊,亦必以西法为归。西国银行与人交易必有押款,抵押之法,以估价为度,如货物值十成者,所押不过六七成,多至八成而止。合同各执,载明限期,如过限期不还,即将所押之物拍卖偿抵,倘拍卖之价不足所押之价,仍向欠户追还。其实在无力贫民亦有报穷之举,乃始归之折阅。
是以银行虽有亏累,为数无多。所在官司亦认真护持追究,不似中国官吏动以钱债细故,膜外置之也。其所放之款,月梢必结,以视中国之曲徇私情,彼此往来漫无限制,终至被累不堪者,判如霄壤矣。似宜令出使大臣将各国银行详细章程遍行翻译,然后准情酌理择善而从,以官护商,以商辅官,用商务之章程,屏官场之习气,内外合力,期在必成,上下同心,联为一体,则通之四海,行之百年,度支无匮竭之忧,亿兆有转输之利,而国家万世之业,亦且有苞桑之固、磐石之安矣。
虽然,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欲设银行,仍必自建立商部始。盖既立商部,必定有商务通例颁行天下,保护商人,使商务日新月盛,而后银行可开,钞票可设,上下通用,自然大获利益。且同一钞票,中国用之而多弊,泰西用之而无弊者,无他,信不信之分耳。民情不信,虽君上之威,无济于事;民情信之,虽商贾之票,亦可通行。中国前行之钞,立法未尝不善,其后吏胥因缘为奸,卒不取信于民者,无商部以统率之也。故欲用钞票,须先设银行;欲设银行,须先立商部。泰西国帑皆存诸银行以为根柢,而出钞票以为凭券。(金人分钞十等,至大十贯,至小极于百文,太嫌琐屑。今银行所出番票,自五元起至百数止,其数适中。若中国则尚可加重,拟分三等:曰千两、曰五百两为大钞,曰百两、曰五十两为中钞,曰十两、曰五两为小钞。如用银圆及制钱,数亦如之。既定等差,再求式样。查美国钞式有二:小者长一寸五分,阔二寸五分,大者长二寸,阔五寸。用钢板镂精细花纹,机器刷印,每纸必经数器乃成,以防弊也。中国既拟为三等,则式样、大小即可视数之多寡而定,大抵长以四寸为始,递加至八寸止,阔各如其长之十七。用机器造成洁白厚纸,内用暗码,则伪造之弊不禁自绝矣)其利皆归诸国。中国官项悉存诸库,徒供官吏侵挪,而西号之汇兑、商家之期票,反得彼此往来,以沾什一之利。市侩专权,最为可痛。今既自设银行,收回利权,当先存国本,然后再集商股,乃足取信于民。至集股之法,首当保定官利。中国自矿股亏败以来,上海倾倒银号多家,丧资百万,至今视为厉阶。盖中国公司集股时,官则代为招徕,股散时官则置之不理,是以视为畏途,无敢再与股份者。查西国定例,倘国家欲举一大事而力有未逮,则听民间纠集股份,国家让以利益,且为保利若干,亏则官为赔补,多则官取赢余,故虽数百万金,咄嗟可办。中国能设商部,当仿此法,奏明国家,保定官利,每年由官给发,则人人倚信,而集股自易矣。
附 《英国国家总银行考》
英国总银行开设于一千八百六十四年,英人铿白伦首创。其中章程皆丕得生所定。建立银行之初意为济国起见,初内阁允许,即交户部转下议院公议。按英国议员亦分两党,一党为君,曰开化党,一党为民,曰守旧党。
当时开化党宣言云:银行之行,其益有六。民间利息可轻,税则或能稍减。一益也。民间产业急时可抵押行中,产业既可抵押,必当增价,民人更得有无相通。二益也。银行既设,钞票通行,无有票无银之虑,百姓亦得坚信,钞票携带轻便、随意所如,倘欲交易,不啻取之宫中。三益也。自此以后,下情上达,君民通济,信协中孚。四益也。一设银行可以维持市面,虽有缓急,大局无妨。五益也。百姓所剩余囊,可以付给银行取利,母以生子,子复作母,积累无穷。六益也。
守旧党亦宣言云:不然,银行之设流弊滋多。敛民间之钱归之国家,垄断把持,在所不免。巨款已归于上,其权已为国家所操。上欲用之则取怀而与,下欲用之则推故迟延。财利属于上,势必挟此以陵百姓,而百姓苦矣。此弊之大者也。若夫商务之中亦多未便。有此银行,势必行用股票,股票出入价值不同,或朝贵而暮贱,或朝贱而暮贵,因此而获巨利者有之,丧巨款者又有之,市廛之中放利而行同于赌博,于风气大有相关。此弊之缓者也。至若聚财于一处,积利于一人,一有银行而居奇属之于一人,而众人为其所困,尚何利之足云乎?
两党相争如此,间有公正者独抒谠论,谓:“尔等所言均属偏见,以某等观之,银行之设固不能无弊,然其事获益甚大,期在必行,万不能坐使中止。自当妥定章程,俾臻美善,使上下皆无遗憾,共占利权,方可设立。诸君以为何如?”
于是议员中之应许者甚多,遂公议章程,先定一例:无论士、商、农、工,上自国君,下至民庶,或一股,或合股,能使国家银行集银一百五十万镑,助英国与法国交战之费者,国家当给予获利之权,准其业酒,不收其税,并许于商务之中便宜行事,免取其捐。
议毕各散,次日复议,谓昨议银行集银一百五十万镑,可分大小两等:一等共输银一百二十万镑,准其行商免税;一等只输三十万镑,视输数之多寡,定获利之大小。其中分为三等,输最多者一身以下三代可食国家俸糈,次多者两代食糈,输最少者一代食糈,以为急公好义者劝。议定之后,悬示国门,于日内即须集款,每款在七日前多至输借一万镑。倘七日内集数未足,于七日后再筹,每股多至二万镑。每一股准举司事一人办理银行出纳之事,每年以八厘起利,又岁给行中办公费四千镑。此为章程之初定者也。
既复略定细章,银行开后虽可以汇划票款、收兑金银,定为一例:可以任人抵借,亦可向人借银,惟不准买货卖货。即向人借银,亦不得过于原本。如有人存款,听其自便,但亏空之银过于原本,国家当惟银行办事人是问。其押下产业若三月后不来取赎,一律拍卖充公。议定,遂名曰英国有限公司银行。按外国商务有有限、无限之分。无限者不顾原本若干,随意经营,胜则利权独操,败则倒闭,众人波累,此干禁令者也。有限者须由国家准定,量资本之多寡为商务之大小,不准逾于原本,逾则罚罪。此官定之公司也,即今之国家银行是也。
至一千六百九十四年七月十七示谕后,十日银数已齐,遂于二十七开市。议院给示执照,分列数款:
一、定司事。银行中督办一人,会办一人,董事二十四人,督办、会办由国家派委,董事则由各股东公举,每年一易。逢三月二十五日议事一次,保举董事,议至四月二十五日为止,不能逾期。
二、防舞弊。股分票之设,以利多者为贵,往往有利本不多,故将资本提分,若并利给派,以为利厚,而期股票兴旺,购买者多。今此弊一律删除,倘股主欲收利息,只许将所获之利分给,资本不许摇动。如有利不取,亦听其便。
三、定位置。行中之人虽须公举,然须有股者方能入内。督办须存股银四千镑,会办须存股银三千镑,董事须存股银二千镑,不足其数者不能与办。
四、一事权。行中督办、会办、董事最少用十有三人。平常之时,无论督办、会办均须一人常居其中,即督办所居之处为议事院,或督办或会办相间值日,亦无不可。行中用人均由督、会办同董事公议,酌定薪水。
五、禁妄论。行中议事均须在股之人,但股有大小。股小存银不足五百镑者,不得参言,以免意见纷歧,嚣凌争竞。
六、订会集。每年除董事在行每礼拜聚议之外,股中又须聚议四次:一在四月,一在七月,一在九月,一在十二月。存银五百镑以上之小股东,可以函请董事订期议事。其入股者均须本国土人,若他国之人,须居英国数年、已入英籍者,方准入股。股东所议之事,更章损益均无不可,惟须与国家定例无碍。定议时发言盈庭,必当以众是者为法。
此皆执照中所定之例也。此例当时曾经议及,每至十年为期,再行大议一次。自此以后,时复更张,不能备详。其所得之利最重者,在一千六百九十七年至七百零八年,统计获利二十七分半,即百元中获利二十七元;最轻者在一千七百五十三年至六十二年,统计获利四厘五毫,即百元中之四元五角。此统十年而计者。以一年而论,一千八百七十九年获利一分五厘,盖因商务极为交孚,即一分五厘之息,已觉获利无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