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卷三·吏政·限仕第三十五

  《礼》​:​“大夫七十而致仕。​”所以示优礼老臣也。古之人三十而室,四十而仕,五十强仕,六十而老,七十而悬车,三代以还之通例也。四十曰壮,学问既成,阅历既深,故可以出而任事。七十曰耄,精力就衰,艰巨难胜,恐有时因而误事,故奉身以退,避贤路、戒素餐也。汉世二疏,止足告归,形诸歌咏,传为美谈,此足为士夫法式者也。后世此风稍不逮古,洊至恋栈者多,悬车者少。

  伏査乾隆二十二年,定部员五十五岁宜详加甄别;三十三年又改定六十五岁,但实力行之,毋少瞻徇。夫甄别者,即恐其衰耄不能任事而罢之,故有予告之条,有原品休致之例,所谓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也。高庙之治隆媲唐、虞,道固若是欤!中兴以来,保举之途杂而渐滥,捐例既开,仕进之门路愈多而且歧,比至今日,有积薪之势焉。虽内、外臣工屡有疏通之奏,而究无疏通之良法,未力行疏通之实政,则疏通之实效,亦终不可睹也。

  然则良法维何?仍不外乎斟酌限年之典,恪遵祖宗详甄别、戒瞻徇之圣训,而以实力奉行之,斯可已。四十始仕,三代下殆未可拘。顾亭林尝有“二十应试,三十服官”之议。是说也,酌中无弊,颇可参行。今之仕进本不仅应试一途,窃以为应试之年可以二十为准,则服官之岁要当以三十为定衡。其保举、捐纳两途,亦当酌定于三十、四十之中,以三十五为服官之准。其列保之岁与夫捐纳之年,亦必以二十为限。保捐之后,加以十余年阅历,而后任之以事,庶可有功。至致仕之年,当钦遵高宗定法,以六十五岁为度。其不及限者,当于任满之日甄别去留。国朝定制:甄别岁行,比及三年,则又有内而京察,外而大计。所以慎名器、戒窃位者,既已至详至严,特患奉行故事,未能认真办理耳。今请详致仕之条,除世爵、宗亲不计外,其有成大勋、据高位者,年至七十则当奏请致仕,朝廷赐金赏荫,准为予告老臣。或给全俸家居,岁时奉朝,请备顾问。若有军国大事,亦可酌量垂问,准其与闻参议,余事概不必劳其身,所以示国家养老尊贤之意也。下此则六部、卿、寺及内阁部属等官,及岁限则罢之。外而疆臣、司、道及府、厅、州、县各亲民之官,责任烦剧,尤不宜以衰暮之年为干没之计。夜行不休,古人深戒,亦当定从严限。督、抚以年七十为度,赐金趣休。司、道以下亲民之吏,则当以六十五为限。及限不告退者,则请罢之,准其原品家居,或退为乡三老之类,稍给津贴,以示体恤。其文理优长者,或聘长书院,或提调书局,投闲置散,斯无不宜。夫士人少而家修,壮而廷献,既无致君泽民之伟抱宏才,则非朝廷必不可少之臣工,即非地方必不可去之官吏。抚心自问:窃位苟禄,徒为子孙之计;印官衙署,非养老院堂也。乃如之人固安之乎?然而竟有觍然安之,而举世莫相非,亲友不相劝者,则由于仕途之滥,庸吏之多,恒产之乏也。

  夫古昔之官,或起自田间,或升自学校,或举自货殖。其人皆有故乡游钓之所,生产之计,罢官而归,林泉养望,不失为耆民硕望也。今也不然。幸进多门,以仕代贾,出本无山,归则壁立,积弊至以官为家,群相尤效,而仕途始不堪问矣!矧国朝用人,首重资格,绝少破格超迁之举,故宦成显达,强半在老大之时。彼以积劳有年,甫得循资登进,宁有不自视其位甚重者!重之,则欲退之心减,欲进之心盛矣。又其人初居下位,奔走艰辛,迟之又久,一旦得膺高爵,亲故阿谀,百僚趋奉,苞苴日进于门,声色竞起于后,宁有不自顾甚乐而辗转贪恋其权势者!贪之,斯患得之念重,而患失之念愈重矣。此所以二疏之高风,竟成千古绝调也。虽然,其人之自为计,则诚工矣、得矣。

  若夫国家之仰望臣邻百职,固欲与此贤士大夫共治域中者也,今乃以敕绶之荣,为斯人娱老之具。任官惟贤之谓何?则莫如定年限,严甄别。官人既自昧廉耻,国家要不得不全其廉耻,及年而罢,满任而归,示与屏黜不同。非予之以难堪,斯受之者无愧色。虽门堪罗雀,迟暮可伤,要亦无足惜耳。

  若夫武员,无论水师、陆军,其将领年过五十者,概须退职归田。军士年届五十者,亦罢遣不用。此泰西之通例,实军政之要图,我所急宜整顿者。

  更有出使一途,向来赋皇华之选者颇多,景逼桑榆,纵令精神尚形矍铄,然数万里重洋之风涛,瘴雨蛮烟之水土,残年风烛岂能堪之?故往往有归即乞休者。况长征三载,甫得洞明洋务,而日暮途远,亦难再矢驰驱,国家仍不能得其大用,则何如加慎于选派之初也?

完善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