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

译文幽静的山谷中处处都不见人,只听到人悄悄耳语的声音。

注释但:只。

赏析诗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创造了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王维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jǐng):日光。一说“返景中景,同‘影’。意思是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参考资料:完善

1、 胡德才 .大学语文 .北京市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13页 .
2、 杨桂华 .古诗文全解 .长春市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5-38页 .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62-163

简析

  《鹿柴》是一首五言绝句。此描写了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紧接着第二句境界顿出,其中的响声短暂而局部地打破了山的寂静,但并未改变其整体的空旷与寂寥;第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转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至色。全诗语言清新自然,运用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的手法,把禅意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创造了一个清寂幽深的境界。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5篇诗文 ► 886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