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出自唐代李白的《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日寒霜夜,身在宛溪听猿啼,心头愁绪绵绵不绝;离乡日久,我恰似脱缆的小舟,四处漂泊无依。
最是可怜,我如孤雁独向南溟飞去;反倒羡慕双溪,尚知向北奔流。
崔侍御您几番解下陈蕃榻,殷勤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登谢脁高楼。
今日在此与君别离,恰似落叶飘飞;明朝秋日敬亭山下,各自飞散。

注释
崔侍御:即崔成甫,长安人,开元中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转冯翊县尉、陕县尉,后摄监察御史,天宝五年(746),为李林甫所排挤,贬黜湘阴,乾元元年卒(见郁贤皓《李白丛考》)。
宛溪:在安徽宣城。
去国:指离开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的开篇,便以特定的场景与意象勾勒心境、渲染氛围:秋夜本就凄寒,降霜之后更添冷意;离别原已伤感,而离别前夕,眼见满地白霜、耳听哀猿啼鸣,这份伤感更被放大。诗人将离开宣城称作“去国”,足见对这片土地的深切依恋;又把即将开启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暗示自己在此不过是短暂停留——短暂停留与深厚依恋的反差,恰恰烘托出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紧承开篇的心境,三、四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自比孤雁,独自向南飞去,故而生出“独怜”的慨叹;又因孤雁南飞的孤寂,转而羡慕双溪能向北流淌。这里的“南”与“北”形成方位对照,“怜”与“羡”交织复杂心绪,委婉道出他不愿南行却不得不南行、渴望北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寄崔侍御》是一首七言律。诗的首联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颔联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颈联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尾联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这首诗将感喟身世与抒写友情交织,并抒发相思之情;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