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窗漏永,月冷霜花堕。
出自宋代柳永的《鹤冲天·闲窗漏永》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嚲。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闲置的窗棂,计时的滴漏不停嘀嗒。初冬夜寒,大地遍覆霜花。悄悄卷下窗帘,残灯将尽,思绪如离体般纷乱,愁绪难舒,从未尝过展眉的欢愉。
从前已是几番摩擦几番和,何况又经这许久相互回避。尚能如初否?满心悔恨却无计可施,长夜漫漫,唯有独自折磨。
注释
鹤冲天: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
闲窗:此指幽暗的居室。
月冷霜华堕:月冷,初冬之夜天气转冷,以月指代时为夜间。霜华,即霜花。堕,落下。此句是说初冬之夜天气很冷,大地上落满了霜花。
锁:郁结。
沉吟:深思。
创作背景
词人和歌妓的孤独身世,决定了他们对感情的向往和依赖。而他们之间的感情又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只能在这挣脱不出的悲剧中一次次地挣扎,揪人心肺,此测即漫漫长夜,孤窗独坐,作此词以表相思之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袁行霈主编;刘跃进副主编;过常宝撰.柳永词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03:30
赏析
《鹤冲天·闲窗漏永》通篇浸染着深沉的相思意绪。词中主人公深陷一段欲抛难舍、欲拾又怯的过往情愫,竟以点滴间的情感挣扎消磨时光,其态令人动容。
词的上阕,以凄清冷寂的夜色为底色,层层烘托女主人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肠。开篇“闲窗漏永”四字,既点出地点与时间,更以“闲”“永”二字注入浓烈主观情绪——“闲”字显幽室之寂、寒意沁骨,“永”字衬长夜漫漫、无尽无休,悄然暗示人物内心的孤寂与压抑。彼时窗外月冷霜清,皎洁月色映照着满地凝霜,天地间尽是幽冷之意。
女主人公悄然放下帘幕,独对一盏残灯,枯坐无言。上述四句里,“闲”窗、“永”漏、“冷”月、“残”灯等意象交织,
简析
词的上阕通过凄清、冷寂的夜景来烘托女子的愁丝;下阕描写她的回忆以及长久不见,写尽了往事如烟、恋情不再、纵使相见不“相识”的悲哀。全词以直线型的结构方式和白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情,体察入微地描绘了人物细腻而复杂的心理,可说是词人笔下妓女形象的又一个典型。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37篇诗文 ► 1561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