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出自南北朝沈约的《昭君辞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从披香殿出发,晚上到了济汾阴河留宿。
此时已远离故乡离匈奴更近了,不由得黯然魂逝,自此双眉紧锁,愁苦满怀。
沾在粉妆上的泪水犹如浓重的露水,泪水环绕眼睑状似流波。
每天可见之处风沙奔腾,随风飘转的蓬草也随处可见。
寒冷的风直刺人肌骨,不只侵透了身上的衣服。
含泪回头向南边遥望,关山高峻郁郁葱葱。
开始做一首阳春曲子,最后却做成苦寒歌。
南归无望,只能每月十五的夜晚,月圆之时,聊以望月来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
披香殿:汉后宫宫殿之一。
济:渡。
汾阴: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昭君即王昭君,是汉元帝时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时,汉元帝将昭君嫁给了单于。昭君出嫁匈奴的故事引起后人的无限感慨,屡有歌咏其命运的诗歌。至沈约时,昭君出塞已经成了诗歌中的传统题材了,所以此诗就题材与表达的内容情感而言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但在剪裁与刻画技巧方面颇具匠心,仍显出与众不同之处。作者写昭君诗却不把注意力放在昭君出塞前后的一系列具体事件的叙述上,对于昭君出塞的缘由、过程以及出嫁匈奴后的生活和最终结局并不涉及,而是着重描写她离开汉宫前往匈奴途中的所见所感,从这样的角度写,更显得集中、精致。

  诗从昭君辞别故国、北上与匈奴成亲写起。“披香殿”是汉代后宫殿名,“汾阴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至南朝时昭君出塞已经成了歌中的传统题材了,沈约借用这个题材;汉家和匈奴的两地舞台恩怨,很容易转变成边塞题材,南朝这种以汉代典故来写战争的作品,大致也都以汉魏乐府为题,沈约为了追求歌诗形式之美,他有意识地把自己倡导的四声说用于乐府创作从而创作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文进著·南朝边塞诗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02
2、 杨生枝著·乐府诗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01

简析

  《昭君辞》是一首五言古。此诗前六句写昭君离宫北上痛苦情状和忧伤容貌的描绘;中间四句写昭君前往匈奴途中所见所感的沿途景象,诗的后六句写昭君思念故国的情怀。整首诗字句锻炼工巧,人物情感和心理刻画细腻,集中表现出昭君思念故国的无限哀怨,颇见匠心。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367篇诗文 ► 118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