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译文相思难以表达,梦也无痕迹,只有归来那天才会真的如愿。
注释是:正确。
赏析此句语言天然浑成,感情真挚,写得婉转缠绵,表达了词人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
译文
细细算来,一年春光已过了三分之二。绿荫浓浓,红花重重,依然是往年的情景。庭院中,杨柳依依,帘幕里吹拂着暖风。有个人正在忧心忡忡,满面憔悴。
就算在长安市里买花载酒,富贵满足,又怎比得上在故乡家中,看见桃李花开,绿叶粉红一团团的喜悦心情?不怨春风吹得异乡人落泪,都因想家的情太深。相思之情难以表达,神魂莫名不安,心神不宁,只有到归去那时方才会安定如愿罢。
注释
都来:算来。
几:若干、多少。
三之二:三分之二。
红嫣:红艳、浓丽的花朵。
浑:全。
可事:寻常之事。
长安:指开封汴梁。
这首词围绕伤春、怀人、思归展开。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让人心情舒畅的景致;可这般时节里,东风一吹,词人却忍不住落泪。词句极力描摹出词人内心的苦楚,满含无限伤感,这应当与作者仕途不顺有关。
上片感叹春日将尽,春光难以挽留,词中用 “绿暗红嫣” 暗示春天已至尽头,转眼便会红衰翠减、景物渐衰,隐隐流露出几分伤感。上片侧重抒发春愁,下片则着重表达乡思。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从未停歇,却连梦中都难以相见,最终认定唯有归乡才是归宿。这反映出作者厌倦官场漂泊、渴望归乡的心境。全词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足以打动人心。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一句,
参考资料:完善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357篇诗文 ► 1799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