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金字经·樵隐

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柴,买臣安在哉?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明月挂上了山头,挑着柴担一步步走下山岗,在长着青苔的石头上打磨斧头。姑且做个樵夫,归隐山林吧。说到砍柴,当年砍柴起家后来做官的朱买臣,如今在哪里呢?空旷的岩石之外,本可成为栋梁之材的树木,就这样白白老去了。

注释
买臣:朱买臣,西汉会稽人。半生贫困,以樵薪为生,而不废诵书。五十岁时终被荐任会稽太守,官至丞相长史。

参考资料:完善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45

赏析

  开篇两句对仗工整,将樵夫的生活描绘得极为深刻,且充满诗意,顺势引出 “且做樵夫隐去来” 的想法。可句中 “且” 字,又悄悄流露出行事的无奈。果然,作者随即从一字句 “柴” 中,生出对朱买臣砍柴故事的感慨。

  朱买臣有两件事常被后人提及:一件是《汉书》记载的 “时常砍柴,靠卖柴维持生计。挑着柴捆,边走边诵书,他的妻子也挑着东西跟在后面,多次劝他别在路上高声诵书唱歌,朱买臣却唱得更大声。妻子觉得羞耻,请求离去”。后来朱买臣做官返乡,已改嫁的妻子羞愧难当,民间也因此流传出 “泼水难收” 的典故。从《汉书》记载看,朱妻 “求去” 多因口角,但后人多将此事看作读书人因贫困未得志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小令把樵夫的生涯刻画得入木三分,其实是作者在借“归隐”自我安慰,他有意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起首两句意境颇美,之后却越来越不堪,从而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痛苦。全曲着笔素淡,情思深沉,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愤慨。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79篇诗文 ► 157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