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满江红·山居即事

译文几只轻盈的鸥鸟飞来,把满湖碧绿澄澈的湖水都扰动了。

注释一泓:似指作者晚年住地江西铅山的带湖。

赏析此句笔中带趣,曲折起伏地写出水鸟飞来瓢泉碧水潭中的风景,动中含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辛弃疾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几只轻鸥飞来,搅乱了满湖碧澄的水。一双不知何处来的紫鸳鸯,也来逐水嬉戏,闹个不停。我一面细读《离骚》、举杯畅饮,一面饱赏翠竹,也不拒各色肉食。近旁有瀑布如明珠飞溅,日日倾泻足有三千斛,可供赏玩。
春日雨足,新播的谷种冒出碧秧;农闲时,小黄牛慵懒打盹。田间麦熟如连绵黄云,蚕房新茧簇拥似堆堆白雪。若求人生富足,眼前已然足够;若此仍不满足,何时方能满足?几位老农见我无事,邀我去东园,说枇杷已熟。

注释
一泓(hóng):一片清水从诃中所写“被野老、们扶入东园”的情况看,似指作者晚年住地江西铅山的带湖。
鸂(xī)鶒(chì):水鸟。又名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山居即事》一词紧扣题目,以初夏山居生活为核心,既描绘了清闲景致,更借风景优美、人情淳朴的山村环境,传递出词人安适满足的情怀。

  上片以初夏自然风景为主体,凸显山居环境的清幽与词人的惬意心境。开篇借水鸟嬉戏构建灵动画面:轻鸥群集瓢泉,点破如镜的碧水,既显水面涟漪之动,又暗含鸥鸣之趣,静中生动;更有不期而至的紫鸳鸯前来争浴,“更何处”“故来”二语,藏着词人见此奇景的额外欣喜,让水畔场景愈显鲜活。随后笔锋转向词人自身,写其读《离骚》、畅饮酒,赏翠竹亦不拒肉食——借“读骚痛饮”的典故与“何妨”一词的韵味,既跳出借《离骚》抒块垒的常规,更显其达观心态与安稳清闲的生活。末句再绘飞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或三年(1196或1197),辛弃疾写下《满江红》,此时他已在江西上饶、铅山闲退近二十年之久。这首《满江红》就是他闲退生涯中的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邓乔彬著.邓乔彬学术文集 第十二卷 杂缀集,: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8:第361页

简析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初夏季节优美的自然风景,突出词人山居生活环境的清幽绝尘和自我情怀的自然惬意;下片主要表现山居生活环境的宁静悠闲、饱满自足和人情的淳朴亲厚。整首词语言质朴大方,韵味恬淡隽永,表现出词人满足于这风景优美、人情淳朴的山村生活环境的安适情怀,饶有意趣。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5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