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出自唐代王勃的《早春野望

译文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一片青绿。

注释旷:空阔。潮:定时涨落的波涛,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岫:山峰。

赏析此句描写了初春的山景水色,一句写水,初春气暖,冰融水流,是横写,二句写山,青山苍翠,一片碧绿,是纵写,描绘出“江旷”、“山长”之景,雄浑阔大,气象万千,为诗歌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王勃 王勃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阔的江面上,春潮泛起白色波涛。山峰挺拔峭立,晨间峰峦一片青翠。
独自一人在异乡高处极目远望,只见红花绿树掩映着边关的烽火台。

注释
旷:空阔。
潮:定时涨落的波涛,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
岫(xiù):山峰。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云无心而出岫”之句。
边亭:报警的烽火台,晋张景阳《杂十首》有 “长镑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参考资料:完善

1、 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02月第1版:第162页
2、 [唐]王勃著.[王勃集:三晋出版社,2008.6:第60页

创作背景

  此当作于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后,高宗乾封年间(666~667年)客居巴蜀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罗宗强等著.隋唐五代文学史 (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03月第1版:第61页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春时节的山景水色,表现游子内心淡淡的思乡之情。

  “江旷春潮白”句,以横幅般的视角展现了初春水暖、冰融江阔的浩渺景象;而“山长晓岫青”则以纵深感勾勒出青山连绵、晨曦中峰峦叠翠的壮丽画面。这两句诗,一横一纵,共同构建了一幅雄浑广阔、气象非凡的自然背景,为全诗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后两句诗,诗人将笔触转向内心深处,强调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眺望。在这无边的春光里,诗人独自站立,眼前的花红柳绿映衬着边疆的亭台,更添几分思乡之愁。此景此情,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甫《旅夜书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份漂泊无依的感触跃然纸上。诗人通过远望的细节,巧妙地融入了“他乡”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早春野望》是一首五言绝句。中没有细致的动态描写,诗人只是纵目远望,以描写远景的方式描写春光;通过描写旅途中江湖、青岫,表达了其浓浓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早春野望,触景而生怀旧之情,其中的思乡之意从一望再望的字里行间里反映出来。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05篇诗文 ► 4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