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出自唐代岑参的《优钵罗花歌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曾经读佛经,听说过优钵罗花,却从没亲眼见过。天宝庚申年,我任大理评事,代理监察御史,兼任伊西北庭度支副使。公事之余常有闲暇,于是在官府庭院里,栽树、种药,堆土造山、开凿池塘。在这方天地盘桓,足够寄托我傲然自得的心境。交河有个小官献上这花,说这是从天山南边得到的。它的形态和其他草不同,长势高耸,像帽子一样。高高地向上耸立,生长时不向旁边伸展,聚集的花在中间弯折,并列的叶子在外面包裹着,奇异的香气随风飘散,秀美的姿态为景色增添光彩。我欣赏着它,感叹道,你不生长在中原,却在偏远的地方,使得牡丹身价贵重、芙蓉名声很高,太可惜了!天地没有私心,阴阳没有偏私,万物各自顺遂生长,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关于创作背景,人所撰序载之甚明。天宝十五载(756年),诗人岑参当时在北庭都护府任职,有个小吏献上此花,诗人惊讶于此花的高贵秀美,不禁感叹它虽委诸山谷,未能生长于内地,反使牡丹、芙蓉价重誉高,可惜之至。进而由花及人,拟之以怀才之士未预明主,有感而歌。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2-203
2、 廖仲安.边塞诗派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23-125

赏析

  优钵罗花即岑参所认定的印度梵语中的雪莲花,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说法,优钵罗花这个名字他最早是从佛经里读到的。唐代的西域居民多把优钵罗花想象成神山圣域里罩有灵光圈的小佛像。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四句写在天山南部、火山北部,一种人未曾识的奇花异草生长于其间,其茎干、叶片皆晶莹玉润,浓绿如翡翠,亭亭匀秀,美丽婀娜。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四句写此花碧叶六片,翦翦如齐,花瓣有及,色如凝脂,夜晚掩合如羞,清晨幽心静放,笑对骄阳,其香清幽淡雅,沁人心脾,叹此花为何生于寒荒西域,而不生于物华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优钵罗花歌》是一首杂言古。这首诗采用以物为我的象征手法,诗歌从花、叶、色、香各个方面描绘出优钵罗花的奇丽非凡,品质高浩,而它却不为世人所欣赏,被埋没于深山穷谷之中,受尽严霜的摧残,自开自灭,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特立独行、怀才不遇。这首诗以韵调、用意来调节字句,流畅和谐,词不妩媚,而清秀淡朴、婉转有致。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414篇诗文 ► 502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