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出自宋代陈师道的《除夜对酒赠少章》
译文我唱起歌来,你且跳起舞,我俩潦倒的景况大致相同。
注释潦倒:颓衰,失意。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愁不能胜,苦不堪言的情状,体现了诗人不幸的遭遇和愁苦的心境。
原文
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年将尽,我这身躯该依托何处?灯前还有一位客人相伴。
半辈子都在忧患中煎熬,理想与慰藉只在梦里寻得,醒来却只剩现实的空无。
愁绪催得头发早早稀疏泛白,容颜衰老,只能借酒来勉强染上一点血色。
我放声高歌,你起身起舞,同是失意潦倒的人,境遇大抵相同啊。
注释
少章:名秦觏,字少章,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之弟,与诗人交往颇密。
岁晚:一年将尽。
有:指梦境。
无:指现实。
酒借红:即是“借酒红”的倒装。
潦倒:颓衰,失意。
赏析
这首诗开篇两句写诗人除夕之夜孤身一人,恰逢有客人前来相伴,内心倍感欣慰。中间四句追忆自己半生困顿愁苦,尚未年老却已显露衰态。结尾两句与开头呼应,因主客二人境遇同样潦倒,彼此同病相怜,于是一人吟诵诗句,一人踏节起舞。诗中既展现了诗人不幸的遭遇与愁苦的心境,也体现出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诗作格律规整,对仗精妙,清代文人纪昀评价其:“神力完足,斐然高唱,不但五六佳也。” 其中第五、六句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更被誉为经典名句。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描绘的是明亮油灯下,客人们正兴致勃勃地饮酒猜拳。这些客人大多已谋得官职,生活有了依靠,故而显得无忧无虑。而诗人这
创作背景
此
诗似作于任职前头一年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的除夕。这一年秦觏与诗人同在京师,交往密切。除夕之夜,诗人置酒待客,与朋友们一起开怀畅饮。正当酒酣耳热之际,诗人却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于是趁着酒兴,发发牢骚,把满肚皮的不合时宜对朋友倾泄一番,希望这样能让自己过得心情舒畅一点。
参考资料:完善
1、
姜云.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语文出版社,1989年:314-315
2、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674-675页
简析
《除夜对酒赠少章》是一首五言律
诗。前两句写诗人除夜孤单,有客来陪,自感十分快慰;中间四句回忆自己半生穷愁,未老已衰;结尾两句与开首呼应,由于主客潦倒略同,同病相怜,于是一人吟诗,一人踏歌起舞。诗中体现出诗人不幸的遭遇和愁苦的心境,也展示了其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彩,
真可谓是:“神力完足,斐然高唱。”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809篇诗文 ► 111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