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译文被害死去的韩凭夫妇所化的相思树,随着时光的流逝,又无缘无故地被秋风所摧残。

注释相思树:指古代韩凭夫妇的悲剧故事。流年:年华,如流水之易逝。无端:无缘无故。西风:秋风。误:指损伤、摧残。⁰兰舟:船之美称,指精美的小船。少:稍稍。住:停一停。

赏析此句化用韩凭夫妇化作相思树的传奇故事,表达出诗人对青年男女爱情不幸的同情,以及对爱情之思永存的赞美和歌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元好问 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章宗泰和年间,大名府有一户百姓家的青年男女,因痴情相爱不能顺遂而投水自尽。官府派人追寻他们的踪迹,却一无所获。后来,采藕的人在水中发现了两具尸体,衣物还能辨认,这件事才真相大白。这一年,这片水塘里开的荷花,没有一朵不是并蒂的。沁水人梁国用当时担任录事判官,把这件事告诉了内翰李用章。这首词便以乐府曲名《双蕖怨》为题。“品尝五色灵芝,香气从九窍中生出;饮下三危山的祥瑞甘露,春意触动心中七情”,这是韩偓在《香奁集》自序中写下的话。

试问那莲藕的根须,究竟有多少丝缕?莲心的苦涩,又是为谁而含?两朵荷花含情脉脉、娇柔地相对绽放,它们正是那对殉情的民间男女的化身。上天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作者在小序里为读者讲述了一段凄切哀婉的爱情故事:泰和年间,河北大名府有一对青年男女相恋,却遭到家人反对,最终愤而投河自尽。后来人们才发现他们在水中的遗体。也正因这桩爱情悲剧,那一年当地的荷花全都并蒂绽放,似在为这段深情发声。故事哀伤婉转,极易触动人心。这首词便是作者听闻此事后抒发感慨之作,既表达了对为争取爱情自由而牺牲的青年男女的同情,也体现出作者较为进步开明的思想。此词与《雁丘词》堪称姊妹篇。

  全词围绕爱情悲剧展开,直接叙说这对男女的事迹。上片先写莲花并蒂的奇特景象,由此引出故事的由来。“问莲根” 三句,开篇一个 “问” 字格外引人注意。“丝” 谐音 “思”,意谓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金章宗时期,大名府一对男女青年痴情相爱,迫于封建礼教的摧残,双双投水殉情,上演了一出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听闻此事后,词人创作此词以抒发感想,向为争取爱情自由而牺牲的青年男女表示同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任继愈 主编.国学读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112-114
2、 林力,肖剑 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北京: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1852-1854

简析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以一个爱情悲剧为题材,是《摸鱼儿·雁丘词》的姊妹篇。其上片写莲花并蒂的奇观,由此揭开悲剧故事的源头;下片大赞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精神。全词以情见长,句句有情,情真意切,充满对青年男女爱情不幸的同情以及对顽固守旧势力的愤怒,富于悲剧色彩。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 479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