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骄儿诗》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
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
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
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
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
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截得青篔筜,骑走恣唐突。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
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戍。
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
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
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
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
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衮师啊,我最爱的骄儿,你美好聪敏,无人能比。
裹在绣褓中未满周岁,就已经知道“六”和“七”。
四岁便知道自己的姓名,不再眼睁睁贪馋梨栗。
朋友们常常暗地里端详,说你像丹穴山的凤凰。
说在重视仪容风度的六朝,这孩子的品级定评第一。
说他要不就是神仙般的风姿,要不就是燕颌鹤步的贵骨。
朋友们怎能这样夸奖呢?无非让我这衰朽的人欢喜。
孩子们在这和美的春天,结伴嬉游,不分舅甥叔侄。
绕着厅堂追逐,又穿过树林,闹声像铜锅中的开水翻溢。
每当门前有大人来访,衮师便急忙抢先迎接。
客人上
创作背景
这首
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天,是
李商隐为自己的儿子衮师写的。这一年诗人年近四十岁(“憔悴欲四十”),已经走过了一大段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自从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登进士第,开成四年(839年)释褐入仕以来,由于政治的腐败,党争的牵累,诗人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直到这时,依然困顿沉沦,屈居县尉、府曹一类卑职。由于仕途上的不得志,诗人深感宦海沉浮,想到自己的爱子正值无忧无虑的好年华,不禁对其将来的人生道路多了几分担忧。此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96-397
2、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31-1234
赏析
西晋诗人左思写过一首《娇女诗》,描绘他的两个小女儿活泼娇憨的情态,生动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杜甫《北征》中有一段描写小儿女娇痴情状的文字,就明显受到《娇女诗》的启发。李商隐这首《骄儿诗》,更是从制题、内容到写法都有意学习《娇女诗》,但它又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有自己的独特风貌。
本首诗是作者为自己的儿子李衮师写的,诗中描绘出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灵巧的儿童形象。这恰与作者“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的贫寒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十分担心儿子将来会重复自己的遭遇,因而希望他学兵法,长大为国安边,不要死啃经书,弄得一事无成。诗的大部分篇幅写儿子,惬意、自豪之情溢于笔端;写自己篇幅虽
简析
《骄儿
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出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灵巧的儿童形象,这恰与诗人“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的贫寒形成鲜明的对照。他十分担心儿子将来会重复自己的遭遇,因而希望他学兵法,长大为国安边,不要死啃经书,弄得一事无成。诗的大部分篇幅写儿子,惬意、自豪之情溢于笔端;写自己篇幅虽不多,但感慨弥深,自嘲自怨,深寓怀才不遇之悲愤。然而说到国事,又流露出真诚而深切的担忧。全诗主要用叙事笔法,细节描写饶有情趣,生动逼真。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03篇诗文 ► 85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