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译文圣人从来不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心忧虑拯济平民百姓。

注释圣人:指贤君。忧:忧患。济:接济。元元:百姓。

赏析诗人开头即为全诗立论:上古道德之君从来不为一己谋利,而是处处关怀和扶助善良的平民百姓,标举懦家仁政爱民的思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陈子昂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圣人从来不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心忧虑拯济平民百姓。
坐拥王位不是尧的本意,美玉高台哪里可论说!
我听说西方传来佛教,清净的道义更加质朴、笃厚。
为什么用尽黄金宝玉,以那奢靡的镌雕为贵?
伐尽山林让庙宇高耸,精美宝像过多缀珠翠。
鬼斧神工尚且不能成,人工之力又如何能及?
夸耀愚民恰增添烦累,自负智巧治道更昏聩。

注释
圣人:指贤君。
忧:忧患。
济:接济。
元元:百姓。
黄屋:车名,古帝王所乘,车盖用黄缯作里子。
瑶台:用玉石装饰的台子。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武则天当政时期,搜刮民财,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佛寺。佛寺的规模超过宫阙。崇佛的工程兴起以后,每天要役使上万人,国库耗竭,民不聊生。

  诗人对此义愤填膺,禁不住把怨刺之笔直接指出了武则天,尖锐地讽刺和揭露武则天崇奉佛教,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有如痛斥弊政的檄文。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用诗来议论时弊。与诗人多次向武则天上呈的那些批评朝政得失的奏章大不相同,它所谈的虽然也是政治、社会问题,但不同于一般直陈其事的政论文,它既是政论,但又首先是诗,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开头四句标举懦家仁政爱民的思想,抨击武则天生事扰民的行为。借上古“仁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传统说法认为这组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此诗为其中第十九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4
2、 宇文所安·初唐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简析

  《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九》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两句点明主旨,以圣人为典范,指出他们不图私利,心中所忧所虑的是广大民众的福祉;接下四句援引佛教主张清净慈悲的教旨,指出崇佛者穷金玉、兴土木、残生灵,恰恰是背离了佛家的本意;后六句进一步描绘了奢华建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是对统治者倒行逆施的反问。这首诗结构严密,说理透辟,慷慨陈辞,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说服力。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54篇诗文 ► 3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