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出自唐代丁仙芝的《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静,江面上来自北方的秋风吹起了阵阵的寒意。
在枫叶掉落的淅沥声中,带来了秋天的讯息。

注释
扬子江:因有扬子津渡口,所以从隋炀帝时起,南京以下长江水域,即称为扬子江。近代则通称长江为扬子江。
桂楫:用桂木做成的船桨。指船只。中流:渡水过半。指江心。
空波:广大宽阔的水面。明:清晰。
扬子驿:即扬子津渡口边上的驿站,在长江北岸。属江苏省江都县。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作者丁仙芝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登进士第,直至开元十八年(730)仍未授官,仕途偃蹇,后官仕余杭县(今属浙江)尉,该是作者被调任余杭县尉渡过长江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朱立春主编·《中华经典藏书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4
2、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

简析

  《渡扬子江》是一首五言律,该诗是诗人横渡长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诗的首联直写江岸风光,明朗而空灵;中间两联承首句之“望”字而来,描写了舟行江中的所见之景,其间动静结合,声色掺杂,极富立体感;尾联以秋声秋叶作结,点出诗人的秋愁,即乡愁。整首诗并未明写乡愁,但随着诗情的深入,这种乡愁自然而现,是诗人功力所至的表现。

评析

  这是诗人从长江北岸的扬子驿坐船渡江到南岸的感怀之作。此诗写的是秋景:船儿随波漂流,晚秋的天空与水都很清净,扬子驿在树林中闪现出来,润州坐卧在起伏的山冈之中,海边和江边都是寒意浓浓,枫树叶落,传来淅沥之声。从江北的“林开扬子驿”到江南的“山出润州城”,读者似乎看见一条渡船正由北向南开来,还分明见到了诗人立在船头前后眺望的形象。末二句写船近江南,秋声淅沥,用一“度”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岸上落叶声飘过江面,送进船上诗人耳中的情景。全诗以“望”字贯通全篇,情文并茂,画面清新,构思巧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年曹操在广陵(今扬州市)看到长江水面辽阔,水势汹涌,直呼为“天堑

展开阅读全文 ∨
丁仙芝

丁仙芝

丁仙芝,字元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16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