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译文在秋风中执手送顾贞观南归,恋恋不舍,想到一年来与好友多次分别,不由得泪流满面。这一年来我们经常分离。
注释年来:此一年来。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派依依惜别景象,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握手、西风、泪不干,塑造出萧瑟的意境。
译文
执手分别时秋风正紧,泪水怎么也擦不干。这些年我们总在离别中辗转。遥想远在千里之外的你,独自对着孤灯听雨,这让我更加怀念我们曾一起看雪后山景的时光。
凭借“我”的殷勤话语,你要努力加餐饭,别让身体瘦损。待到桂花飘香时,我们定要如约重逢。为你画好的小像在沉香的缕缕轻烟中清晰可见,但是我内心的离伤与思念却是怎么也画不出来。
注释
于中好: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为侍卫之臣,扈驾出
参考资料:完善
“握手西风泪不干”,开篇便展现出依依惜别的场景,为全词定下情感基调。握手、西风、泪不干,每个词语都带着萧瑟的意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强的感染力。这里的 “握手” 并非西方礼节,而是离别时真情流露的动作,与 “执手” 意思相同。
若说 “握手西风泪不干” 通过描绘送别画面奠定了词的基调,那么 “年来多在别离间” 一句则借纳兰容若的怅恨,进一步加深了这份哀伤。人人都会经历离别,偶尔分别尚可承受,可 “年来多在别离间” 的境况,让知心人难以相聚。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这两句勾勒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 离别后,友人在风雨之夜难以入眠,独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