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明代刘基的《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
译文风雨萧瑟,鸡声四起,我置身天地竟没有像刘表这样的人才。
注释鸡鸣:化用《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侧身:同“厕身”,即置身。刘表:东汉高平人,字景升,官荆州刺史,当时中原战乱,荆州一隅较为安宁,士民多归之。
赏析此句化用《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之句,“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渲染了一个风雨如晦的环境,暗示元末社会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流露了词人的失路之悲。
译文
风雨萧瑟间,鸡鸣四下响起。立身天地间,我竟难寻如刘表般的贤才;杜鹃啼鸣似带泪痕,落花含憾飘零,满是哀伤柔弱。夜空昏暗,月亮也失了光彩,星辰隐没在薄雾里,远处角声缥缈。望着镜中白发,我竟想问那作《登楼赋》的王粲,这新增的华发,到底又多了几分?
遥望家乡,不知在何方——青山朦胧,峰峦低矮。曾有的几番归梦,都被风儿吹散,又被群山阻隔。琴瑟的弦已然僵冷,吹笙的手指也透着寒意,唯有遥望天边高飞的鸿雁。阶前没膝的莎草、遮蔽日光的庭树,竟让人分不清是清晨还是黄昏。
注释
鸡鸣:化用《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侧身:同“厕身”,即置身
词的上片借刘表、王粲的典故,道尽怀才不遇的郁闷,开篇“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便出手不凡——化用《诗经·郑风·风雨》中“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之句,“风雨”暗喻乱世动荡,“鸡鸣”则象征君子在浊世中不改本心的气节。这一句正是读懂全词意趣的关键:若缺此句,易将词意误读为单纯的悲秋思乡;有此句,方能明了词人藏在字里行间的“英才思明主”的择木之心。
汉末时,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百姓流离,而荆州刺史刘表治下安宁,成为避乱之地。王粲因与刘表有同乡世交之谊,曾前往投靠。词人此处提及刘表,并非泛泛赞美,而是以王粲自比的延伸——他重笔勾勒出风雨交加、鸡鸣四起的寒凉昏暗之景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