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和尚讨论佛经的处所,臣僚们刻在厅堂里的字迹就可保留。
旧时台省的遗老还能认识,连圣上也在找那些断简残篇。
皇上来这里追怀千古的历史,敞开胸襟遥望天下的九州。
四周山势缘着要塞而会合,两条河水夹着城堡而流。
皇上的御笔都陪同一起被瞻仰,天子的酒杯也接受群臣的奉献和报恩。
太平盛世的文章自然藻饰华盛,但愿永远纪念这回伟大而美妙的诗会。
注释
应制:应制诗,封建时代臣属接受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诗。
释子:和尚。
驻跸(bì):皇上车驾停下。跸,这里指帝王的车驾。
宸翰帝王的墨迹
整首诗大气恢弘,特别是在遣词造句上,每一句都有一字定音,让人读来也觉得心中坦荡舒畅。
开头一句“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便可以看出,婉儿对“三会寺”的历史了如指掌。“三会寺”原是一个高僧谈论经书的地方,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洗涤,再加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如今已是无人问津了。但是这里还是有隋初时高僧惟胜法师刻下的碑文,在婉儿心目中,能见到云雾之中的白龙,定是贤臣。由此可见,婉儿身为一个朝臣,她还是忠奸分明的。
由传说引出“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此句是婉儿在代替皇室家族而言,向众人说明,此次的到来,只是为了考察。
接着一句“驻跸怀千古,开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 1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