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全祖望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岭记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秋分得玉溪诗中吹字韵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吾意正萧瑟,况逢秋半时。
谁家临水处,定有拒霜枝。
日落烟光淡,风凉衣带吹。
东城多野色,病叟亦忘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顾炎武手不释卷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鹿田太守问予不出之意何其决也笑而答之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野人家住鄞江上,但见山清而水寒。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读书多古欢。

也识敌贫如敌寇,其奈爱睡不爱官。况复头颅早颁白,那堪逐队争金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若耶溪竹枝词 其四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云门寺前万壑流。褰裳为放木兰舟。
试看临风倾城笑,如何仅直三年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姜白石诗词全集刻成即效白石体落之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巨区水茫茫,天目山苍苍。
中有白石仙,老笔生寒芒。
寒芒久晦塞,问年过五百。
铸金酹南村,红梨生玉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哭林晴江太常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感君意气最真醇,不独交情泣鬼神。
直道抗言当世弊,孤根耻傍要人津。
谈禅王缙应挥座,顾曲周瑜肯共茵。
一出修门成死别,荒荒长恨竟谁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半查有子五岁能诵唐宋人诗琅琅可听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此是君家事,垂髫已足徵。
他年吟社里,拭目凤雏登。
姿地白眉秀,薪传绛帐承。
祗愁丈丈句,几许费纠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法云寺银杏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太傅堂前樾荫奇,遥临江树影参差。
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
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苍水先生墓道渐湮道士吴乾阳谋修复之和钝轩韵

全祖望 全祖望〔清代〕

一区发鸠巢,千年夸父宅。岂期世外人,而念此窀夕。

在昔正气歌,三分席自择。纪朱张万沈,相与成胜迹。

峨峨南雷铭,光炤长虹白。久久未开雕,贞珉眠荒陌。

我续第二碑,遗事吐格格。一从小跛亡,莫问南屏魄。

何家新贵茔,祁连肖层碧。应怜寒谷中,只轮独运策。

编诗录许剑,谅属我之责。我闻形家言,兹邱真吉宅。

渺渺流泉流,蔼蔼夕阳夕。天定妥孤忠,杨厉不及择。

他年万香火,鄂于共灵迹。冬青花未开,我亦已颁白。

中为鼯鼪居,旁为狐兔陌。翩翩有羽衣,高情见风格。

朽骨尚关心,何况此毅魄。当年雪窦翁,兹山先埋碧。

丸土不可寻,谁为问故策。行当更访求,与君共此责。

梅花岭记 访秋分得玉溪诗中吹字韵 顾炎武手不释卷 鹿田太守问予不出之意何其决也 若耶溪竹枝词 其四 姜白石诗词全集刻成即效白石体 追哭林晴江太常 半查有子五岁能诵唐宋人诗琅琅 法云寺银杏 苍水先生墓道渐湮道士吴乾阳谋 张新会惠葵扇 天湖庆云寺 钝轩为俞四蜚声画雪中高士图索 明高邑赵忠毅公铁如意歌 闰后入夏浃月犹见红药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双湖竹枝词 其二 莱阳姜忠肃公祠神弦曲四首 其 水木明瑟园古藤歌 重定黄氏留书 斑竹园 其三 徐锦衣花乳石印谱 𢈪堂为予言其同里故吏部张君 大椿堂 读史小咏 其一 徐庶 秋赋 题唐山夫人房中乐后 其一 又题颖谷青牛研 题宁人先生神道表后 其四 七夕钝轩集同人祭苍翁于隐学山 燕子矶兰若寻苍翁题字 不寐苦热 戊辰元夕芍庭以其世父忠介公生 戊辰元夕芍庭以其世父忠介公生 颖谷索题米海岳五星研三年矣今 吴市见白杜鹃花 始宁陈宪使明时奉使交州携其牡 铜制如来䧏生像歌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二 扬州石刻文信公画像歌正德十年 七峰草堂移梅歌 明洪熙古剌水歌为马嶰谷 同人集蜗庐坐桐花下主人方选定 访南溪入鹳浦生雨即赋南溪家园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三 夹竹桃花盛放诗以志别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 胡生西圃以中秋日招同人是晨予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 虞美人词 羊山吟 一隅阁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二十一 红梅驿 其二 若耶溪竹枝词 其七 若耶溪竹枝词 其一 牂柯江上偶然作·其三 灌浦郑氏秋丁祭黄子 游天章寺遇王布衣自言脩竹先生 同人登吴山延庆道院看月分韵得 信宿水木明瑟园柬茶坞 望溪侍郎挽诗 宝查村蕉布歌 偶与南漪语及科举之害 果堂篹吴江县志索予所作苏寅侯 方丈望溪尝言以万八徵君之学而 溪行欲与樊榭游乌镇东西二寺不 吊念祖台 其二 吴江道中问吾友沈彤徵士消息知 沈篙师编修不见十年遇之杭西湖 重九雨止然晴色未老不敢入山因 藤花庵听松声分韵 哭惠学士丈半农 秋晴集圣因寺分韵 檗斋来鄞谒监司饭予双韭山房惓 即事 过蕃釐观坐冬青树下得一律 游故水部郑君休园用嶰谷旧韵 游故水部郑君休园用嶰谷旧韵 寒竹 半查索赋烘梅诗 吴江道中问吾友沈彤徵士消息知 吴江道中问吾友沈彤徵士消息知 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届期 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届期 题柳堂姬人刘氏王香图 哭万编修丈九沙 陈丈南皋以兴化郑居仲所著诸种 小山堂赋荔枝酒 其二 小山堂赋荔枝酒 其一 苕上莲花庄泊舟因访清容轩故址 孺庐编修再次前䪨二首索和 其 孺庐编修再次前䪨二首索和 其 朱上舍自天读予悼耕岩未葬诗而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 吊念祖台 其一 过涧上徐高士昭法草堂 题水木明瑟园 长汀舟行初见梅花 拟作云湖看梅之游者再而春事尚 哭唐著作丈赤子 哭郑侍讲丈筠各 哭姚江邵徵士昂霄 题李丈昭武残集后 题杲堂内稿后时其仲孙世法方拟 堇浦移居吴山之麓索诗为赠 南湖观张功父像 东潜以予脩学案购得直阁游公景 护林柳渔瓯亭竹田小集篁庵分韵 夜坐 圣因寺 江声观察见过 董生秉纯吉夕贻书求诗 弹指阁小集,胡都御史复斋,喜 吴兴赵文敏公番马轴子 诘士闻予将至扬留所购沧酒见待 月夜唐栖舟中和樊榭韵 味秋芍药同蔎林 法螺庵采莼柬茶坞 啸斋招集同人赋寒色 𢈪堂宫允归吴淞 小玲珑馆主人为予置裘赋谢 嶰谷旅集行庵见黄叶满庭偶然有 消夏什器偶赋同嶰谷兄弟五首 消夏什器偶赋同嶰谷兄弟五首 消夏什器偶赋同嶰谷兄弟五首 消夏什器偶赋同嶰谷兄弟五首 消夏什器偶赋同嶰谷兄弟五首 题方浮山先生画 薏田问予东武四先历颠末以诗代 谭家洲 故太仆陈皇士木渎别业 舟中编次南雷宋儒学案序目 柬陈观察赓斋 沈宝研以其子不肯习举为虞诗以 沧浪亭 谒汤文正公祠 其二 谒汤文正公祠 其一 果堂问予近日所著何书予无以答 江左大吏新得请为故检讨杨公维 果堂挈其从子再过予舟中仆夫失 吊念祖台 其三 嶰谷至自吴下同人集于晚青轩时 题颜公茅山玄靖先生碣后 或劝予乞灵于醇酒以求寐亦不验 连夜不能成寐竹町以为虐用其心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 闻嶰谷已至吴门 嶰谷生辰为其先太恭人下世之日 张文贞公青山庄 吴江过接待寺和樊榭 冯生元才家顺德属之访李抱真先 嘉鱼 甘竹滩鲥鱼歌示梁新谢天申黄文 研溪 白沙冈访桄榔亭 万年果 天湖杜鹃花盛开 天湖石船歌 题陈秋涛相国墨迹 煨芋分韵 瓶花斋雨集天台寺僧适以鹿衔草 田弘遇谒曲阜挟妓杨宛以行其碑 示诸生 游光孝寺 严滩 穆堂先生下世欲作挽章不能尽所 配京书斋故寒厓先生居也不可无 庚午岁朝 归家见斋前竹实有作 杜守调任越中 瞿将军行 浙东使至为言渡江即苦无雨不知 苦雨诗 健忘日甚东东潜 樊榭有南屏烧笋之约曰虽雨无阻 寒食日至行省过蔎林为予盛言甘 山阴求韩蕺山家传不得 元已前一日之行省甫出城十里风 董四梅圃写入山图索赋 陈仲醇小象李是庵所绣也为半查 南圻馈药 畬经堂坐夜念嶰谷 𪀉研 鸠研 宣窑蟋蟀筒为半查 其三 宣窑蟋蟀筒为半查 其二 宣窑蟋蟀筒为半查 其一 以十洲春馈茶坞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四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三 东潜论水心先生多所不满予谓是 闻道 泊花池上寻荷 题明太祖纪后 晤宝应王太守孟亭於白门因乞其 湄园谒方丈望溪 曹娥厢碑 道墟舟中望称山 长至日展苍公墓同江声用离合格 题张艾亟斋手校汉隶释源后赠施 明梁溪邵文庄公温研歌 对菊食蟹三十二韵 叶子诗三十六韵 读方子留诗 蔎林劝予移居于杭雪舫檗斋二使 南枝先生卖字歌 题文先生启美手迹后 汤千户歌 苕上访檗斋 展重三日从先公墓下归道出仲夏 重三日偶然作 海若招赏其家园梅花即和予宝岩 宝岩看梅同靓渊 巽亭以家藏进贤传文烈公遗箑见 题唐明皇与杨妃并笛图 李氏笑读居题额乃江夏贺文忠公 题钝轩墨牡丹 题黄泽望缩斋集后 宣城邛在大师以亡国后来姚江披 晦木先生集藏半浦郑氏予欲录其 古井叹为程尚书配金夫人作 送钱二池之黄檗山 探梅 芍庭为予至青山求元人叶编修家 南皋见予甬上耆旧集中所录钱侍 中秋前一日得林评事荔堂朋鹤草 姚江赠同年施明府檗斋 配京和赋伯长学士研诗因借抄其 配京赠研先以长句一首未之和也 七夕前七日作 其三 七夕前七日作 其二 七夕前七日作 其一 暑甚不寐 临桂伯锦归曲 碣石行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 其四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 其三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 其二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 其一 寄怀穆堂阁学 信宿姚江舟中偶作三哀诗 邸抄 寒食微雨欲展先宗伯公墓不果 同谷觅深宁先生墓不得 郝仲舆九经稿今藏吾乡张氏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六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五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四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三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二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一 题梅庄拾得研赵寒山物也亦为颖 故理刑陈公卧子有大功於吾瓯粤 闻故甘抚胡复斋之赴 姚江吕汉㦂先生叔伦漳海黄公高 石家池当蕺山之右亦念台先生主 始宁倪文正公新祠神弦曲 故太守汤公䔍斋有大功于越中而 大士既去因迎子刘子小影供之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 寄讯故抚军常履坦时方迟秋于西 望溪侍郎以旧冬辱寄文抄兼令覆 万贞文先生传 除夕梅圃以吴于蕃管圣一二丈残 寄怀茶坞 其二 寄怀茶坞 其一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八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七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六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五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四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三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二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一 双湖竹枝词 其八 双湖竹枝词 其七 双湖竹枝词 其六 双湖竹枝词 其五 双湖竹枝词 其四 双湖竹枝词 其三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形式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