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鸱真清供,殊校晚肉洁。其魁大于瓜,其子圆于栗。
爱其秉素心,兼足饱饿餮。上之应昴星,下或谣鸿隙。
果以百斛充,梠以三年黜。亦何足駴人,许氏言未覈。
客舍腥鲜希,斋厨宿大活。燔之通中坚,蒸之消内热。
寒烟映暮山,元气满净室。审候宜纡徐,导和防菀结。
意味既疏通,皮毛斯解脱。名理悟空灵,禅力验充实。
其在伊蒲中,野趣足怡悦。切莫似冯郎,使与萝卜捋。
已公傍晚来,相对正萧瑟。词客更联翩,听雨声不绝。
荐盘何累累,下手争勃勃。鱼鼓正沈沈,先取祭老佛。
试参水晶盐,双清有如雪。但觉道腴盈,更无尘思汨。
斯人苦章皇,大半为餔啜。安得擅一区,阻饥不足怵。
便旁瓦垆灰,拨之消寒冽。此意足沈吟,檐霤响瑶屑。
阿谁习老馋,杯炙耽残亵。攒眉乞破戒,失望竟咄咄。
而我但催诗,白战亦奇崛。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