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方景两先生庙
郑燮〔清代〕
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
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也知稷契皋夔,闳颠散适,岳降维申甫。
彼自承平吾破裂,题目原非一路。
十族全诛,皮囊万段,魂魄雄而武。
世间鼠辈,如何妆得老虎!
扬州 其三
郑燮〔清代〕
西风又到洗妆楼,衰草连天落日愁。瓦砾数堆樵唱晚,凉云几片燕惊秋。
繁华一刻人偏峦,呜咽千年水不流。借问累累荒冢畔,几人耕出玉搔头。
李氏小园 其二
郑燮〔清代〕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游江
郑燮〔清代〕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馌妇,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乾隆戊寅清和月板桥郑燮画竹后又记
邺城
郑燮〔清代〕
划破寒云漳水流,残星画角动谁楼。孤城旭日牛羊出,万里新霜草木秋。
铜雀荒凉遗瓦在,西陵风雨石人愁。分香一夕雄心尽,碑板仍题汉彻侯。
得南闱捷音
郑燮〔清代〕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抚孤行
郑燮〔清代〕
十年夫殁扃书簏,岁岁曝书抱书哭。缥缃破裂方锦纹,玉轴牙签断湘竹。
孀妇义不卖藏书,况有孤雏是遗腹。四壁涂鸦嗔不止,十日索墨五日纸。
学俸无钱愧塾师,线脚针头劳十指。镫昏焰短空房黑,儿读无多母长织。
败叶走地风沙沙,检点儿眠听晓鸦。
扬州 其四
郑燮〔清代〕
江上澄鲜秋水新,邗沟几日雪迷津。千年战伐百余次,一岁变更何限人。
尽把黄金通显要,惟余白眼到清贫。可怜道上饥寒子,昨日华堂卧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