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鹭
佚名〔两汉〕
朱鹭,鱼以乌。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鹭鸟吃鱼,吃掉后又想吐。鹭鸟以什么为食呢?它在荷茎下进食。是要咽下去呢,还是要吐出来?这得去问击鹭鸟鼓的进谏者,他们究竟是要对皇帝吐露真情,直言进谏呢,还是把有些言语自己咽下去,不说给皇帝听呢?
注释
鱼以乌:指鹭鸟吃鱼,但吃掉鱼后又想吐。
路訾邪:表声音,无义。
食茄下:这句说的是鹭鸟在荷茎下进食。茄,荷茎。
问诛者:诛,一作“谏”。意思是问进谏者。
简析
《朱鹭》是一首杂言古诗。此诗以不捕鱼的朱鹭为喻,说朱鹭理应到荷叶下去捕鱼,但看不到它去捕鱼,更看不到它把捕获的鱼儿吐给主人,旨在抨击那纵奸养慝的失职的谏官。全诗采用民谣形式,短小活泼,比喻形象而意蕴深厚,形象简明而寓意豁然。
创作背景
《朱鹭》在《乐府诗集》中属《鼓吹曲辞》。历来对其题旨的理解亦分歧颇大,或谓刺上以利禄驭士,或以为纪祥瑞之颂歌,或以为讽刺时政、抨击谏官失职之作。《朱鹭》古曲与鼓乐相连,而汉乐府《朱鹭》曲尤重在“咏谏鼓”,此或与谏官之道有关。古代朝廷上树立一面大鼓,上面装饰有一只红色的鹭鸟。这面鼓,就是面谏皇帝时用的。朝臣向皇帝进谏时,就要先击鼓。《朱鹭》假借咏鼓,以勉励进谏者要敢于向皇帝尽情吐露忠言。
参考资料:完善
1、
曹道衡 选注·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
赵光勇·汉魏六朝乐府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商鞅治秦
《战国策》〔两汉〕
公孙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以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塞翁失马
刘安〔两汉〕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及,深不可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