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新岁作
张说〔唐代〕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在荆南时,梅花盛开如雪一样;今年到了蓟北,漫天的雪花如盛开的梅花一般。
昨南今北,令人叹息人事的变化无定;让人感到高兴的只有时光去了又再来,不失常度。
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连夜不息,京城的烛火彻夜大放光明。
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
注释
幽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蓟县(位于北京市西南)。
荆南:唐代方镇名,治所在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
蓟:即指幽州。
边镇:指幽州。
戍歌:守卫战士唱的歌。
连夜:一作“连日”。
京城:即长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正月。前一年春由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受命为右羽林将军、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在任数月,“禁暴丰财,安人戢兵”,政绩颇可观。遇此新岁,心情喜悦,这诗是作者迁为幽州都督时因岁序之改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文蔚. 唐诗合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388-389.
2、
诗歌卷(三)---隋、唐、五代[M](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84-85.
简析
《幽州新岁作》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二联写诗人被迁幽州后而感岁序之变,末二联写在幽州而想念京城。全诗隐隐透露出诗人时时思欲回到京都,献寿于君侧,希望重新得到君王信任的思想。全诗充满乐观气氛,诗中体现诗人时此时彼的仕途遭遇,其中饱含着对冷暖寒暑、苦辣酸辛的感触;然而,字句却十分秀雅,未露丝毫伤感痕迹,可见诗人运笔手法之高妙。
赏析
诗的首联写的是,诗人去年任荆州大都督长史时,见到荆南的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诗人从南方来到了北方,幽州的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这句诗用了互喻的手法。所谓互喻就是本体和喻体互相设喻, 即先用喻体比本体, 再用本体比喻体。这种比喻使两种物象缠绕勾连, 曲折有趣,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读来有循环反复之妙趣 , 增强了韵文的韵味与节奏, 强化了艺术感染力。互喻的手法在古诗中很常见,比如,南梁范云的《别诗》中有句曰:“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宋人吕本中《踏莎行》词中有句曰:“雪似梅花, 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张说的灵感当来源于范云,而吕本中的句子则很可
久别离
李白〔唐代〕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端午
李隆基〔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