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蜘蛛杀蛇

薛福成〔清代〕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去地三尺许。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之,而势稍不及。久之,蛇且行矣,蜘蛛忽县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逐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而蜘蛛复县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乃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伺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吮其脑,果腹而去。

  噫!万物并生并育,一相食之机也。余偶见而偶志之,其未为余所见者,固不可以殚述——殆变化无穷矣!夫物之大小强弱有定,而相制之机则无定,得其机则小可以制大,弱可以制强,盖斗智不斗力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曾经见到有一只蜘蛛,在离地三尺左右的墙壁间织了一张网。有一条大蛇从网下经过,昂起头想吞食蜘蛛,看样子是够不着没得手。过了一会儿,蛇将要离开,蜘蛛忽然挂在一根丝上爬下来了,身子悬在半空,像要追蛇的样子。蛇很生气,又昂起头要吞吃蜘蛛,蜘蛛拉着丝飞快地爬了上去。过了一会儿,蛇又准备走了,蜘蛛又忽然挂在一根丝上很快地爬下来了;蛇又昂着头要吃它,蜘蛛又回到了它的网上守着。如此重复三四次。蛇有些疲惫了,便将头伏在地上休息。蜘蛛乘其不备,奋力跳下,抓住蛇头,拼死不动;蛇狂跳不止,直至死亡。蜘蛛于是吸饮蛇脑,吃饱了才离开。

  啊!万物一同产生并共同生长繁殖,都是得到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文通过蜘蛛智斗巨蛇致其毙命的故事,揭示强弱相制中“智胜于力”的生存法则。作者以“蜘蛛悬丝挑逗”与“蛇首俯地倦怠”的反复周旋为叙事焦点,形成两者悬殊体型下动态博弈的戏剧张力,最后以蛇“狂跳颠掷至死”的结局反向印证蛮力之局限。末段议论更将微观生物斗争升华为万物竞存法则,以“斗智不斗力”点破题旨,又暗含“以柔克刚”的哲理隐喻,冷峻笔法下涌动着对生存智慧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黄河

宋琬 宋琬〔清代〕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绮罗香·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

厉鹗 厉鹗〔清代〕

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
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刚宿露、蝶梦才匀,更惹烟、柳丝偷取。怅年时,一掬春愁,试分知解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