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傅先生去见安乡侯说:“现在马钧所要制作的,是国家精密的器械,军事上重要的战具。化花费十丈木材,用去两个人的劳力,不需多少时间,就可知道是错是对。去责难那种很容易考验出结果的事情,随便用言语去压抑别人的才能,这犹如用自己的老一套去做天下的事,用不变的方法看待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事情当然就办不好了。马先生所制作的,都是创新的东西,因此他开头的所说所为,不会马上就正确。因为他有时会有错误,就不去支持他、任用他,那么杰出的奇才就无从产生了。有共同情感或志趣的人会互相嫉妒,一起共事的人会互相伤害,这是普通人难以避免的。所以君子不因为个人的私心去伤害别人,一定要以实际考验来作标准。
这篇文章通过傅先生力荐马钧发明却被武安侯忽视一事,揭示当时用人不当、轻视实践检验的弊端。马钧虽怀堪比鲁班、张衡之巧,却因未掌工官而难施其技;武安侯对易验证的发明尚不察,更况无名之才?作者借此批判“闻贤不试”的用人之失,强调唯有以实际成效为标准,方能避免美玉蒙尘、奇才埋没,呼吁后世重视实践与人才任用。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
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上尔下虫)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