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凿井
纪昀〔清代〕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古称雍州土厚水深,不谬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取水。一位将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如今城里有许多老树,如果它们的根须下面没有水,树林怎么能存活下来?”于是(他)拔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往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是取水需要长绳罢了。才了解古时称雍州土层厚水在地下深处,是没有错的。
注释
伊犁:古地名,在今新疆境内。在清朝时,曾被攻占,后收复。
汲:取水。
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
苟:如果。
安得:怎么会
就:靠近。
绠:绳子。
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古指陕西,甘肃,宁夏
简析
这篇短文讲述了在伊犁城中,由于原本没有井,居民们都从河中取水。一位佐领通过观察城中老树的位置,推断出树下可能有水源,于是组织人员在树下凿井,最终成功找到泉水的故事。文章通过一个小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即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才能发现并利用自然规律,为生活带来便利。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167篇诗文 ► 77条名句
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王闿运〔清代〕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
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沦漪自然绿,空秀不可限。
樵汲带清景,望望使步缓。
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
泽衰怀绿猗,道难惧蓬转。
情闲地仍幽,物扰理自遣。
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