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沈佺期〔唐代〕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双方都没有放下兵器。
可怜那独自在闺房中看的月亮,总是照耀着汉家的军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丈夫的思家之情。
谁能率领军队,发起进攻,一举拿下敌方要地,结束这场战争呢?

注释
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解兵:放下兵器。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赏析

  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里选的是第三首。首联“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语言平易似娓娓道来,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不解”与“频年”连用,增强语势,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深思。

  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杂诗三首·其三》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在思妇未出场之前首先交代背景;颔联直取核心,正面描写其对月怀人;颈联是颔联的进一步生发,同样写夫妻异地的怀念之情,毫不掩饰地写出她的“今春意”正是良人的“昨夜情”;尾联则反映出思妇对战争胜利、战事早日结束的期盼。全诗笔法活脱,耐人寻味,寄寓着诗人的厌战情绪和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164篇诗文 ► 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牡丹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

杜甫 杜甫〔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裴十四

李白 李白〔唐代〕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