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谁说我们种田人快乐?春天欠下的赋税,秋天还没交足。
乡中的小吏敲打着我的大门,日日夜夜狠狠逼迫催促。
今年盛夏雨水非常的多,大水涨得高过房屋。
水已经淹没冲走了稻菽,蝗虫又吃光了粱粟。
前月诏书下达,挨家挨户把户口登录,三个中间要抽一个,迫使去做弓手编入军伍。
州里的命令十分严厉,老吏拿着鞭子不断催着上路。
只剩下跛子与盲人,就算是小孩与老人也不放过。
村里人谁敢叹气抱怨?父子各自悲伤痛哭。
田里的活怎么去干?为了买箭早就卖了牛犊。
怨愁之气化作连绵秋雨,锅子瓦罐空空吃不上一顿粥。
这首诗前原有一篇序,说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下诏百姓三丁抽一,编成队伍,称弓箭手,用以备战。各路主管官员,为迎合上旨,征集得十分紧迫,层层下压,百姓中连老人及未成年人也免不了。人民怨声冲天,天因此而久雨不停。梅尧臣于是记录下田家之言编成这首诗,等待有关心人民疾苦的朝臣来询问,也就是要以此诗反映民间疾苦,为民请命。
参考资料:完善
这首诗反映了北宋田家生活的痛苦。1040年(康定元年)六月,为了防御西夏,宋仁宗匆匆忙忙地下诏征集乡兵,加强戒备。而官吏们借此胡作非为,致使人民未遭外患,先遇内殃,上下愁怨,情景凄惨。田家的语言,浅显通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写一件事,层层进逼,所述被逼租、遭水蝗灾害、征为弓兵、遭鞭扑、卖牛、饥饿等,都饱含血泪,令人惨不忍睹。诗的构思和立意,都直接继承了杜甫的“三吏”、“三别”,焕发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开头四句是说,谁讲田家快乐呢?春天的租税,到秋天还未能交足。地保、里长敲打我家的门,正没早没晚地催迫交税呢。这四句写租税的繁重,田家感叹春税到秋都未能交完,而催促又急
《田家语》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反映了北宋田家生活的痛苦。田家的语言,浅显通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写一件事,层层进逼,所述被逼租、遭水蝗灾害、征为弓兵、遭鞭扑、卖牛、饥饿等,都饱含血泪,令人惨不忍睹。这首诗的构思和立意,都直接继承了杜甫的“三吏”、“三别”,焕发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