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神情黯淡愁苦的送你离开汴京,此时莲花楼下的柳树正青翠欲滴。酒樽前唱起送别的《阳关曲》,在唱完一曲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
想寻一场能与你相见的好梦,可这好梦偏偏难以做成。又有谁能懂得我此刻的相思愁苦?枕前的泪水与台阶前的雨水,隔着一扇窗,一同滴滴答答落到天明!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
这是一首依循离别之际的所见所感创作的词作。《青泥莲花记》中有记载:“李之问当时卸去长安幕府的仪曹官职,前往京城等候调任。京城名妓聂胜琼,性情聪慧机敏,李之问见到她后十分喜爱。李之问即将动身,聂胜琼为他送别,在莲花楼设酒饯行,席间她唱了一首词,结尾两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因此又停留了一个月,后来因妻子催促归家的书信十分急切,才不得不设宴告别。没过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词寄给李之问,也就是这首《鹧鸪天》。李之问在途中收到词作,藏在箱子里,回到家后被妻子发现。妻子询问缘由,李之问便把实情全部告知。妻子赞赏词中语句清新刚健,于是拿出梳妆盒里的钱财,让丈夫去把聂胜琼接回家。聂胜
据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载,礼部属官李之问因任职期满来京城改官,遇见词人,非常喜爱,两人遂欢好。不久李之问将要出京,词人为之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句云:“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大为感动,遂又停留时日。后因家中催促,李之问只得回家,在半路上收到词人寄来的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