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齐安郡
杜牧〔唐代〕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我一生中睡眠最充足的地方,就是云梦泽的南部的黄州。
一夜都是风吹竹子声响,连着江面的阴雨送来了秋意。
格调卑下通常就才思如泉涌不断,努力学习就能强胜忧愁。
相信最终能够回转尘世中的凡手,到思念的潇湘之地做那不同于屈原的渔父来钓鱼在江流。
注释
齐安郡:即黄州。
平生:平素、往常。
云梦泽:古江汉平原上的众多湖泊。
风欺竹:形容厉风刮竹枝的情景。
格卑:谓自己官秩、等级卑下。格,品等,差秩。
汩汩(gǔ):水急流貌,指文思源源不断。
力学:努力学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会昌四年(844年)九月杜牧离黄州刺史任后,或作于其在池州任时。诗人回忆其在黄州时的生活,并盼望能摆脱尘务,过上悠然闲适的隐逸生活,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在庆撰.杜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134
赏析
首联写作者在黄州作刺史时睡足了大觉。颔联写黄州多风雨,整夜风吹竹响,雨连江而来,阴雨连绵,秋意弥漫。杜牧在黄州的住处多竹子,“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竹冈蟠小径,剧折斗蛇来。二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凹?”杜牧在黄州时公务小多,黄州义地僻多雨,使他心情抑郁,他在《齐安郡晚秋》中写:“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见孤寂苦闷。“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四句,苏东坡很欣赏,曾用其语作诗:“平生睡足连汀雨,尽日舟横拍岸风。”
杜牧本来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在黄州刺史任上写过一首《郡斋独酌》诗,其中有:“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
简析
《忆齐安郡》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在黄州作刺史时睡足了大觉;颔联写黄州多风雨,整夜风吹竹响,秋意弥漫;颈联写诗人在黄州写了不少诗文,希望在学问方面有所进益,超脱俗世;尾联写自己总有一天辞官不做,弃绝俗世,到潇湘泽畔做个钓翁。这首诗语言清拔,风格淡逸,流露出一片出世之志。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6篇诗文 ► 456条名句
杂诗三首
王维〔唐代〕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愁心 一作:心心)
桃源行
王维〔唐代〕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