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虫
白居易〔唐代〕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本来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暗处的秋虫还在唧唧叫个不停。
好像唯恐愁人能睡得安稳,一声声渐渐靠近卧床之前。
注释
犹恐:仍然担心。犹:相似,如同,尚且仍然,还等。恐:疑虑,恐怕。
简析
《闻虫》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写虫鸣的细微声响与长夜的持续;次句写秋日的阴沉与即将来临的雨天让环境显得更加压抑;后两句通过虫鸣声的变化,直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秋夜环境的细腻描绘,逼现出诗人内心的烦躁与愁闷之感。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1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关山月
李白〔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八阵图
杜甫〔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辛未七夕
李商隐〔唐代〕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