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刚刚才骑上宝马,就有衙役在前方一齐吆喝开道,这就已经埋下了别人害他的把柄。可他们还一意孤行。直到陷入深坑,心里才开始焦虑。灾祸来了,上哪躲?老天怒了,哪还会把你饶?这时候,往日的威风,早就没有了。
注释
朱履曲:曲调名,又名红绣鞋,属于中吕宫调。
警世:曲题。
喝道:旧时官吏出行,有仪仗或衙卒在队伍前吆喝清道,使行人回避,叫做喝道。
这的:这个。
送:断送。
根苗:性命。
天:指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
怎生:怎样。
旧来时:旧日。
参考资料:完善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作者只用了一句话就将官员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样子表现得惟妙惟肖。“才上马”有“刚刚做了高官”之意,人们常将当官赴职说成“走马上任”。作者张养浩很年轻就进入仕途,对官场上的人情世故非常了解,所以他一口断定“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旨在告诫人们,骄昂跋扈一定会为人招致祸患。“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的悲惨和前面呼来喝去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世事莫测,祸福只在旦夕之间。这祸极有可能来自“龙颜大怒”,也有可能来自于做官者的为非作歹本身。通常越是喜欢摆官威的人,越有可能仗势欺人,为非作歹,如此下去,总有一天众叛亲离,自食其果。此句中“恰”字的使用既承接前文的叙述,义暗示下文结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馀里,诸山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窊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纷纷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东南又若干步,林樾苍润空翠,沉沉扑人,阴飔一动,虽当烈火流金之候,使人翛翛有挟纩意,君复为构“清高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历游四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 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改度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濂家青萝山之阳,山西老松如戟,度与君所居无大相远。第兵燹之余,峦光水色,颇失故态,栖栖于道路中,未尝不慨然兴怀。君何时归,濂当持石鼎相随,采黄精、茯苓,烹之于洞云间,亦一乐也。不知君能余从否乎?虽然,匡山之灵其亦迟君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