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北方有位美丽的女子,正端坐着弹琴。
从清晨到傍晚,不停地拨弄着琴弦,却弹不出动听的琴音。
(她悲诉道:)心中的忧愁如同打结的丝线,难以解开,我深深思念着我所钦佩的人。
我所思念的君子啊,你因公事远行,留下我这幽居的女子,心中满是苦涩与思念。
最初只说离别三年,到今天却是长久滞留,不能返回家门。
青苔爬满了门窗,庭院里野草杂树丛生。
飞鸟在青翠的墙角鸣叫,草虫也互相吟唱和鸣。
心中悲伤容易为物候所感动,俯仰之间不觉眼泪已沾湿衣襟。
真希望化作那清晨的疾风,拥有飞翔的翅膀,侍奉在你的身旁。
此词细腻描绘了思妇的深情厚意,开篇即以“北方有佳人”自喻,透露出思妇的自矜与高雅,而“鼓鸣琴”则成为她排遣内心忧思的寄托,端坐其前,更显其端庄与对这份情感的郑重。随后,“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细腻刻画了思妇日复一日、晨昏不辍地抚琴,却因心绪纷扰,终难成曲,深刻展现了其内心的烦乱与愁绪。
“忧来结不解,我思存所钦。君子寻时役,幽妾怀苦心。”此四句揭示了愁绪的根源——对远方行役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先果后因的叙述方式,让人在恍然间被这份突如其来的深情所吸引,引领读者深入其境。
随后,词人巧妙运用插叙手法,回溯往昔,以“初为三载别,于今久滞淫”点出离别之
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宝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