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迪
王维〔唐代〕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冰冷的流水水势浩大,广阔无际,苍茫的秋雨使天色愈加昏暗。
您问我终南山的所在,我心中知道,它在白云之外。
注释
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晦:昏暗。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前后。辋口,是王维辋川别墅所在地。终南山,是唐代隐士修行的热门去处。裴迪在辋口遇雨,于是写了一首诗(《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怀念终南山的隐居生活赠与王维,王维于是写下这首诗回他。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191
2、
王洁.王维诗.武汉.崇文书局.2017.187
3、
罗仲鼎.千首唐人绝句校注(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43-44
4、
王辉斌.王维新考论.合肥.黄山书社.2008.195
赏析
本首诗是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首两句写眼前的景色,扣“遇雨”之事。上联的意境非常美,不知是写终南山还是写辋川(从“秋雨”两字看,似是写辋川),总之都再现了王维大画师独到的文字意境。后二句以问答作结,从首联美妙的画境一转,直指裴迪之心:“心知白云外”,我知道你的情怀在那白云之外。这是对裴诗“南山复何在”的回答,道尽了当时与裴迪在终南山超然闲适的生活。用“心知”二字,宕开空间,将终南山写入白云外,写出了终南山超脱尘世的神韵,尽显诗人风流的意态。同时,此句似答非答,充满禅意,其味无尽,顿使全诗生色,此亦王诗立意高出裴诗之处。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191
2、
王洁.王维诗.武汉.崇文书局.2017.187
3、
罗仲鼎.千首唐人绝句校注(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43-44
简析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眼前的景色,扣“遇雨”之事;后两句以问答作结,从美妙的画境一转,直指裴迪之心。这首诗诗思飘逸,充满诗情画意,诗中写辋川秋雨绵绵的阴寒景象,诗人想象终南山高出白云之外,渺远明净,在写景中表达了对终南山的思念。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4篇诗文 ► 879条名句
长相思三首
李白〔唐代〕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