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子有三变
《事林广记》〔宋代〕
世有不肖子,凡三变:一变为蝗虫,货其庄田庐舍而食之;二变为蠹虫,货其家藏古籍而食之;三变为大虫,货其奴婢而食之。不肖子无世无之,咸由其先祖不教以诗书仁义之所致也。古人云:“遗之黄金满箱,不如教子一经。”此乃至论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不成才的人总共有三变:第一变如蝗虫,卖他家庄园的土地与房屋,然后靠这些钱吃喝玩乐;第二变如蠹虫,卖自家的古董、书籍,然后靠这些钱后吃喝玩乐;第三变如老虎,卖他家中的男女仆人,然后靠这些钱吃喝玩乐。不成才的子孙没有哪个时代是没有的,全都是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而造成的。古人说:“留给子孙满箱的黄金,不如教他们一篇儒家经典著作。”这是极为正确的言论。
注释
不肖子:不成才的人。
凡:总共,一共。
货:卖。
其:他,他们。
食:吃。
蠹虫:书的蛀虫。
大虫:老虎。
咸:
简析
这段话主要讲了世上不成才的人往往经历三种堕落变化,从变卖家产到变卖古董书籍,再到变卖家中仆人,道德和生活一步步堕落。作者指出,这些不成才的子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接着引用古人的言论,强调教育子孙的重要性,认为留给子孙财富不如教他们学问和道德。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宋代〕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南歌子·感旧
苏轼〔宋代〕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辛弃疾〔宋代〕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